星云大师讲《心经》书摘

-
-
2024-03-27

第2章 序言 人间大自在

《般若心经》讲的则是每一个人最切身紧要的一部经,要认识自己,就要用《般若心经》。我们听过很多道理,拥有很多常识,但曾深入了解“讲自己的经”吗?曾深入了解自己的心吗?

人在吃饭,可是各人吃出的味道都不一样。拿喝茶来说,不会喝茶的人感觉到茶好苦,会喝茶的人却是早晚非来点茶不可。人间之事,譬如饮茶,有人好苦,有人好甘;有人恓惶,有人却无比自在!

。 除此之外,般若同时也是解脱之法、常乐之法,包含在佛法的“出世法”中。在世间没有永恒不变的快乐,没有永远盛开的花朵,人的生老病死无可避免,事物的生住异灭、成住坏空都无法逃避,只有觅得生命永恒的归宿,出离短暂变异的世间,才能真正离苦得乐,到达极乐世界。在这个意义上,解脱之法是究竟的佛法。

==无神论。刚刚开始看,此处所说极乐世界,我理解成一种境界,而不是实际存在的一个地理位置,在后文的阅读中,我也试图将佛教仅仅看做一种哲学,方法论。==

第4章 般若:超越知识与智慧

若是不可说的。比方眼盲的人问:“月亮像什么?”你回答说:“月亮有光,它的光像蜡烛。”那么眼盲的人看不到月亮,就来触摸蜡烛:“哦!我知道了!月亮像什么?月亮长长的。”你告诉他:“不是呀,不是长长的。”那月亮像什么?你再说:“像盘子一样。”他又摸摸盘子:“哦!月亮像什么?盘子摸起来冷冰冰的,所以月亮是冷的。”因为他没有看到月亮,因此只能分别猜想月亮的样子,但那却无以涵盖全貌。

我们众生都是用各人的成见与见解去分别、认识这个世界。也可以说,平常讲的智慧是从心外去认识世间,而般若则是从心内来认识世界。般若是往心内去探求,不是向心外去寻找。

我们看到历代禅宗的祖师,他们对学习者的教育有时候是违反伦常的。在禅宗语录里可以看到,有时师父跟徒弟讲话,徒弟上去就是一拳,而师父还哈哈大笑;笑过后,又给他两个耳光,徒弟又再拿个棍子打师父。我们看到,心里可能很吃惊:这成什么寺院?成什么体统?成什么师徒?可是他们在那儿打架,打的却都是佛法,那是最微妙的教育、最微妙的禅机,那是禅宗的“棒喝”教育。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般若本来只有一个,何必把它分成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呢?这是为了分别般若的层次:“正见”是凡夫的般若,“缘起”是声闻、缘觉二乘圣者的般若,“空”是菩萨的般若,“般若”是佛的般若。最高的般若要到佛的境界才有。

所谓“正见”,就是不管如何,我向道的信心都不被破坏,信仰都不会动摇。

你看许多老公公、老太太在神明面前拜拜,他们虽然迷信,但是他们的信心好纯洁、好高尚!迷信只是因为一时不了解,但至少他有善恶因果观念,懂得去恶向善;不信的人,则如一个人不用大脑思考,不肯张开眼睛看世界,那么永远也没有机会认识这个世界。

佛教里的“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三个是真理。

人死的是躯壳,而人的本性不死。人人都有涅槃寂静,只是因为涅槃寂静里面起了妄动,所以才有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等到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一解脱,我的本性就是不生不死,就是不生不灭,就是不动不静,就还回我们本来的般若、本来的面目了。

了解不生不灭,涅槃寂静,回到本来面目,何惧之有?何烦恼之有?般若有知苦灭苦、观空自在的功用,没有般若的人生,欠缺正见,易为外境烦恼所转,而在起惑、造业、受苦中轮回不已。有了般若,便可开发自性之光,证悟自己真实的生命,从生死的此岸安渡到解脱的彼岸,此即“波罗蜜多”

第5章 波罗蜜多:从此岸渡到彼岸

什么叫作“波罗蜜多”?这是古梵语,“波罗蜜多”是他们的一句口头语,这句口头语在中国话的意思就是“事已成办”,也就是“事情完成了”的意思。

所谓“六度”,就是六种得度的方法。第一是布施,第二是持戒,第三是忍辱,第四是精进,第五是禅定,第六是般若。

世间的布施,其中有人我观念,有贫富观念,在“相”上面是有差距的,所以叫作“有相布施”。

佛教的布施是无相的,无相才能波罗蜜多

所谓忍辱,先忍之于口,不恶口;再忍之于面,面孔不动声色,没有生气的样子;再忍之于心,心上不觉得怎么样。

六波罗蜜的前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如果没有“般若”作引导,都还只是世间法,不是佛法。佛法是无形无相的功德,而世间法则非无相的功德。因此,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要有般若,才能波罗蜜,才能得度,这是佛法的大乘菩萨道。

第6章 心经:心的道路

说到“经”,佛说的叫作“经”,也叫作“契经”。“经”在梵语里叫作“修多罗”,翻译成中国话就叫“契经”。契者,要“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能契合佛的心,契合众生的根机,就叫“经”。经者,经是路,修行要照着正确的路去走。

第8章 自在最难得

好与坏并非在嘴上搬弄的,要有实际功夫。你自己在,你肯定了自己,就有真功夫;你不能肯定自己,要通过外在来肯定,要用别人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利益,要用别人的荣耀作为自己的荣耀,甚至狐假虎威,那些都是虚假的。

所谓“观自在”,能有自己的自在,不需要别人给予自在,他人的毁谤、赞美也都跟我不相干,这种修养要通过般若智慧才能养成,否则谈何容易

有我有你,不是菩萨、佛,那么无我无你,谁是菩萨谁是佛呢?菩萨和佛,在离开你我,在不执著、无分别的平等性之上。所以“众生一体”,大家都是菩萨

佛陀有一个名号称为“如来”,“如”是不动,“来”是动,从不动而动,而能教化世间,所以叫“如来”

五蕴就是“我”,“我”称五蕴。“我”为什么叫作“五蕴”?“蕴”是积聚的意思,那么“我”就是由五个东西积聚而成的。“我”是由这五样东西积聚的:色、受、想、行、识。

“色”就是我们身体上物质的部分,比方头发、皮、肉、骨头、指甲。《般若心经》里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个“色”就是物质的意思,不能把它当成红、黄、蓝、白、黑等颜色的意思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心识,就叫作“六识”。

你若认识因缘,就已经快要认识空了。

因缘聚合才能存在,因缘不聚合就不能存在。因缘存在是什么意思?就是“空”。空,不是没有了以后才空,空是“有”的时候就是空。“空”才能“有”,不“空”就不能“有”。 佛教的“空”不破坏“有”。举例说,假如没有一个空间,我们怎么坐下来读《般若心经》?因此,要有“空”,有这个空间,才有我们的存在,才能有这个阅读的进行。

举个例子来说“一”:一粒粉笔灰、一个台北市、一个台湾、一个世界、一个虚空,从一粒灰尘到一个虚空,都是“一”,“一”可大可小,是不二法门。

==此处在一个台湾后面再加一个中国或会恰当不少==

法归一,宇宙万有的本体就是一,是不二的。

所以这个世上都是分别心在分别净秽。比方说水,在唯识家讲“一水四见”,人看水是水,鱼看水是它的宫殿、它的房子,饿鬼看水是脓血,天人看水是琉璃。同样是水,众生业识分别的结果却不一样。众生的业识虽然不一样,但是若能藉由心识的力量,转识成智成般若,就统统一样了。

我们为什么要研究般若研究空呢?为的就是把我们的虚妄、迷执、错误、邪见、执著统统毁灭,让真实的世界、我们的不二法门、我们的本来面貌、我们的自性都得以显现出来。

世界上没有不变的东西,从变里面我们可以看到空。

空就是众缘和合存在的意思,我们对社会对人间因了解空,所以要带着无限的感恩。

美丑没有标准,好坏也没有标准。在空里面没有好坏,也没有善恶。所以,用无分别的心,把本来的样子显现出来,就是空。

什么是空?缘起性空。《般若心经》里说“照见五蕴皆空”,也就是照见我是空的,照见我是没有的,用简短的字来说就是“无我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什么叫出世的精神?就是空,就是无我。什么叫入世的事业?就是有,从空性上有,空中生妙有。比方说,佛光山原本是个荒地,什么都没有,是空的,但由于“空”,真空里面就能显现妙有,倘若没有“空”就不能现出“有”了。

空,是“空”中有“有”,“有”中有“空”,我们不要把空与有分开。

有和空,乃因个人证悟的世界不一样,在有的世界里面,禅师就跟你讲有,若是在空的世界里面,禅师就跟他说空。其实空和有是分不开的,要能看到它们的不分开,就要“照见五蕴皆空”,五蕴皆空就可以“度一切苦厄”,就是无我了。 我们为什么会有苦?那是因为有我。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因为人有个“我”的身体,所以就要受苦。如果无我,就不苦了。所以,照见五蕴皆空,就可以度一切苦厄,就不苦了。

人,有五个东西会把我们的本性真如遮蔽。哪五个东西?就是色、受、想、行、识五蕴。“蕴”是积聚的意思,色、受、想、行、识五蕴积聚了以后,就会像炽盛的火焰般燃烧,这个“我”也就要受无常之火燃烧了。

苦从哪里来?从五蕴来,从“我”来,因为有我才有苦。既然我们知道苦的原因是有我,那么,就要照见五蕴皆空,要无我才能离苦。

用般若智慧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见解上的力量、思想上的力量、心理上的力量、感情上的力量;有力量就能面对人间,就能无忧无虑。

人要有般若的智慧,才能消灭痛苦的根源。痛苦的根源从欲望而来,只要我把杂染的欲望降到最低,就不苦了;痛苦的根源是从愚痴、邪知、邪见、执著、愚昧来的,那么我不去执著它,就不苦了。我能有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般若智慧,明白身体是因缘和合的皮囊,不在妄想、颠倒、自私、执著上花工夫,就不苦了。

我们这颗心很麻烦,所谓“擒山中之贼易,捉心中之贼难”,心好像盗贼,很难降伏。《金刚经》里也说“如何降伏其心”,可见心不容易降伏。

人之所以会苦,与我们的欲望、我们的境遇、我们的情执、我们的人际、我们的环境都有关系。如何把许多关系处理得好,要把自己的心治好,用般若的智慧照见我空,照出内在的真心。只要安住在平等的真心里,尽管人间有种种营求、万般波涛,你也能“度一切苦厄”!

第9章 因缘如花开花谢

空,是佛法对人间对人生一种肯定的说法

佛陀涅槃以后,经典结集的责任就落到了大迦叶的身上。大迦叶是十大弟子中“头陀第一”的弟子,现在留传的佛法里之所以充满苦行色彩,也都是与他有关系。如果舍利弗、目犍连当初不先佛陀而圆寂,能在佛陀涅槃之后结集经典,那么以舍利弗、目犍连对人间的积极,对人间的热情,对人间的慈心悲愿,佛法的传播应该不是现在这样

空和有是很难懂的:空是精神,有是物质;空是一,有是多;空是平等,有是差别;空是性,有是相。没有差别,怎么知道平等呢?没有平等,怎么会有差别?从一有多,多又归一;千差万别的相状,归原则性一如也

一切世间森罗万象是怎么会有的呢?因缘而有。世间诸法又是怎么会没有的呢?因缘灭了。佛教的教义是圆的,凡事讲因缘和合。人从哪里来?因缘和合而有。说到因缘,一花一草、一事一物,甚至整个宇宙万法,都在因缘里面。

空和有是一物的两面,不是两个东西,它们是分不开的,它们是“即是”,它们是“不异”

举个例子说,空是黄金,有是器。一块黄金,把它做成耳环,戴到耳朵上;做成戒子,戴在手上;做个洋娃娃,可以把它当装饰用。我们说这是耳环、这是戒子、这是洋娃娃,其实耳环、戒子、洋娃娃都是黄金。黄金是本体,器具只不过是种种的差别相

真正说来,佛教是不拜偶像的,佛教教导我们的是从有相归于无相,是没有偶像观念的。偶像是有相,有菩萨、有佛、有罗汉、有高僧。空才是无相。

“即是”又比“不异”更进一步,精神和物质、有和无,不但是“不异”、不离开,还是“即是”,精神就是物质,物质就是精神,有就是无,无就是有

你们说这栋房子是物质的,但是经过了设计师的画图,这栋房子就有这位设计师的精神、智慧在里面;一砖一瓦的建筑里,有工人的血汗、力气与精神,有多少艺术师的装潢,他们的智慧精神也都在这栋房子里面。” 看起来是物质的东西,里面却留住了精神的力量。

“色不异空”这句话,依经文的道理来解释,就叫“万有不离真如”,亦即万有不离本体。色是万有,空是本体,万有没有离开本体。而“空不异色”这一句话若用白话文来翻译,就是“真如不离缘起”。所谓“空”就是真如,“色”就是缘起,真如没有离开万有的缘起,也就是本体不离开现象。

第11章 超越身心的限制

人是因缘和合而有,是众多的因缘而成就我的存在。有人就有相,那么四大离散了以后,也就还本归元,有相归无相。所以,在相上求是不能无量寿的,要经由修行、证道、开悟、证涅槃,才能得无量寿。证悟了涅槃,则死也不是死了。世间是有生死的,而悟到了出世间法,就没有生死了,离散就能归原。

所以现在我们研读《般若心经》,最要注意的就是如何把有限的生命流入无限的时空里。在虚妄的相上去增加、计较,都是没有结果的;要在实相、空相上去体会、体悟,那里面才有不生不灭的生命,才有永恒的生命。

大家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因为没有真实,没有标准,没有一定,所以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没有六根,没有六尘。

第12章 没有烦恼的人生

人生的因缘,主体为因,加上缘,就有结果,即所谓因、缘、果。如果我们不要流转,不要生死,不要轮回,有没有办法?当然有!佛教提出念佛、参禅,种种的修行方法,主要就是要“了生脱死”。

把十二因缘归纳起来,就是三个字:惑、业、苦。起惑,众生因为烦恼,怨天尤人,而造作种种恶业;身心造了业,就要受苦;受了苦就更是烦恼,又再起惑。我们众生就是这样不断地在惑业苦里轮回。假如惑灭了,也就不造业了;不造业,也就不受苦了;不受苦,也就没有烦恼了。

我们离开了“有”谈“空”,就是顽空、断灭空。

“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我们体会空的什么呢?是空的有,空和有是一起的,不要把思想境界搬挪到断灭的无里面去,那就危险了。

第13章 “真空”才得“妙有”

苦集灭道”是佛法的纲要,它说明了整个人生的次第,在佛法里叫“四圣谛”(四种真理):第一是苦,第二是集,第三是灭,第四是道。

或许我们会觉得很糊涂,怎么烦恼要去除,菩提也要去除?有固然不可以执著,空也不可以执著?我想起几句很妙的话:“乌云可以遮蔽天空,白云一样地可以遮蔽天空;烦恼的乌云可以遮蔽我们的佛性,菩提的白云一样可以遮蔽我们的佛性。你以为没有烦恼,有个菩提就好了吗?那个菩提也不是真菩提。”我再用两句话说明:“铁链子可以锁住你,让你不能自由;金链子也可以锁住你,让你不能自由。”铁链子可以锁住你,金链子一样可以锁住你,烦恼的铁链、无明的铁链子,把我们束缚得紧紧的,那么菩提的金链子就不能把我们束缚起来吗?

真空实相里“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就是无十八界、无十二处;“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就是无十二因缘、无四圣谛

无论唯识家讲“心”:“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或是般若家讲“空”:这个没有,那个没有;它都不是否定现实的存在,也不破坏现实的存在,而是另外建立“有”,说有空、有唯心、有唯识。它在“有”的上面讲“空”,在“无”的里面讲“空”,在有无之间讲“空”。 《般若心经》非常重要、关键的一句话,叫“无智亦无得”。般若不但要无苦集灭道,连般若智、真空都不准说,因为动念即非,一说出来就不是般若了,一说出来就不是禅了。禅是参悟,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般若的空也是如此,空一旦说出来就不是空了,空是完全实证的境界。

第14章 “无”最快乐

《金刚经》里有三十二分,主要的宗旨就是“布施无相、度生无我、生活无住、修行无得”这十六个字。

无不是没有,一样可以有钱,可以有功名富贵,有朋友,有爱情……在事相上可以有,但是在心上要无,也就是“犹如木人看花鸟,何妨万物假围绕”。农夫在田里立了木头人,鸟怕它,也就不敢来啄食了。但是尽管田里有许许多多的鸟儿、花草,木头人却丝毫不为外境所动摇。

想一想,哪一样东西不是我们的?山河大地、清风明月都是我们的,虚空宇宙都是我们的,法界是我们的,所以我们不穷。

第15章 心的大自由

我们人生有很多的毛病,从哪里来?从罣碍来的,罣碍会让人生病。平常我们讲疑心病,疑心会让人生病,嫉妒心也会让人生病。我们若能心无罣碍,也就无有恐怖了。

“常乐我净”是涅槃的四德,学佛应该求常乐我净。

第16章 附录 《心经》关键词

“六波罗蜜”即是所谓“六度”,就是“六种得度的方法”,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到达彼岸的六种方法。

五蕴 又叫“五阴”,指色、受、想、行、识。“色”就是身体上物质的部分,“受、想、行、识”是精神的作用。“受”是身心能感受到苦乐,“想”就是思想分别,“行”是行为,“识”就是我们的意识。五蕴指的是“我”就是由“色、受、想、行、识”五种东西积聚而成的,有了物质的身体,便能感受苦乐,产生思想分别,有所行为,产生精神的主体——意识心。

眼耳鼻舌身意 
眼耳鼻舌身意叫“六根”,又称“六入”,“根”就等于现在医学界所说的神经系统。眼根就是视觉神经,耳根就是听觉神经。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神经,再加上意识的心理作用,可起分辨的作用,就叫“六根”。 
色声香味触法 
色声香味触法叫“六尘”,“尘”有染污、动摇的意思。尘,是物理的作用,六根是我们主观的感受,六尘就是客观的境界。 
六识 
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会分别形成意识,称为“六识”,分别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十八界 
六根、六尘、六识合起来,叫“十八界”。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般若心经》文中用简略语法,故称: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十二因缘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我们的人生从过去到未来,就是这十二种程序的关系。《般若心经》文中用简略语法,故称: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苦集灭道 
“苦集灭道”是佛法的纲要,它说明了整个人生的次第,也叫“四圣谛”——四种真理的意思。第一是苦,能逼迫身心者。第二是集,能招感一切善恶。第三是灭,指灭了生死烦恼。第四是道,是可修可证得。集为苦因,道为灭因。 

菩提萨埵 梵文音译,就是“觉悟众生”之意,中文常简称“菩萨”。要怎么成为菩萨呢?要以“无所得”才能到达菩萨道,有相、有对待、有执著、有人我,就与真理不相应。无相的、无我的、无对待的,与真理相应的,成就了菩萨道。

涅槃 不生为“涅”,不灭为“槃”,合起来就是“不生不灭”的意思。如果修行到了觉悟不生不死的境界,那就是涅槃真如做本体了。涅槃里没有生死,没有生灭,是完全的人生——“常乐我净”的境界。

三世诸佛 
过去、现在、未来合称“三世”,在过去、现在、未来适合的时空,都有佛陀世尊悲悯众生,驻世弘法。因此,“三世诸佛”即泛指过去、现在、未来的驻世佛陀。 

“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分享的动力”

微信收款码
微信
支付宝收款码
支付宝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