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做朋友》书摘

-
-
2024-03-27

阅读说明

事实上,对年轻人来说,成长比成功更重要,而且,成长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才是人人都值得追求的事情。而成长其实只有一条路——积累。

两辈子之后

积累什么呢?什么都可以积累。怎么积累呢?不断改良——什么都可以改良,什么都可以不断改良。就这么简单,无它

所有的社交其实都是平等的,在不平等的状态下,没有有效的社交

在我看来,人脑的操作系统最核心的元件是一个叫作“概念”的东西。我们的思考离开概念,几乎寸步难行。很多概念看起来很简单,却可能需要人们花上几千年的时间才能够真正把握。

回望过去,虽然从小交下的朋友不多,但几乎每一个都是我自己主动保持联系所以才一直有联系的。维系交往是要耗费时间和精力的,在两个人的交往过程中,一定至少有一个人是主动的,而我就是那个主动的人,因为我觉得这些“成本”是必然存在,也是必须承担的。

朋友是那些与我们共度时光,让我们感觉温暖,让我们心甘情愿地付出的人。而这里所说的“付出”,常常是我愿意花时间、花精力主动联络,主动维系友情的那些人。

因为老朋友的稀缺性,我为这个类别增加了一个原则:轻易不跟他们产生合作关系,生怕伤到这个稀缺的存在。不是“不”,而是“轻易不”,这其实是一种尊重。

==是个矛盾,不产生交集,很快老朋友感情就淡了==

所谓的情商,就是擅长创造共赢的局面。创造共赢的局面,需要思考,需要研究,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需要试错,需要耐心。我们这种人是不可能让自己沦落为索取者的,我们知道收获需要投入——多么简单的道理啊。

回头看看我对朋友、友情的定义,其实背后是一个很简单、很清晰的过程: 依附 → 独立 → 共生

第3版 前言

说教总是令人厌烦——无论它有没有道理,无论对于说教者还是被说教者。

第1版 前言

“管理”的焦点根本就不应该是时间,而应该是我自己!

第0章 困境

1 问题

2 慌乱

3 解决

他们从容,他们优雅,他们善于化解各种压力,安静地去做他们认为应该做的事情,并总能有所成就。

==尽人事,听天命也是积极的==

我们无法管理时间。我们真正能够管理的,是我们自己。只有接受这个简单的事实,才有解决问题的希望。

被灌输的观念,越是错的,越有惊人的繁殖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愈加顽固,直到最后,它能在不知不觉间蒙蔽一个人,使其失去心智成长能力。

第1章 醒悟

1 孰主孰仆

2 何谓心智

3 我的案例

“我们甚至可以思考我们的思考方式和思考结果是否确实是合理的思考方式和思考结果。

你现在竟然仅凭自己的心智就意识到了“自己不知道的”和“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你的存在!

==最可怕的是别人知道的,自己不知道的😃==

心理学家认为,人之为人的关键在于人具有特殊的“大脑额叶”。正因如此,人类才具备了其他动物很难具备的一种能力——反思能力

==有个试验,奶酪旁边放电极,🐭吃一次被电一次,最后老鼠不再吃没有放电极的奶酪,这不也是反思能力?区别是?==

你的大脑并不是你,你的大脑是(属于)“你的”大脑。

==跟尤瓦尔赫拉利的观点不谋而合啊==

心智[插图]究竟是什么?简单地说,一个人的心智就是其过往获得的一切知识及经验的总和(包括基于这些知识和经验造就的思考方法、思考模式)

一个人的心智是他的知识和经验的总和,也包括他的思考方法和思考模式。因为无论是吸收知识还是总结经验,都需要经过思考才能得出结论。在此过程中,他的思考方法和思考模式都会多少产生变化,根据新的知识和经验,或巩固、或调整、或否定、或重建……

第2章 现实

1 速成绝无可能

2 交换才是硬道理

3 完美永不存在

4 未知永远存在

5 现状无法马上摆脱

6 与时间做朋友

大多数人对其自身的满意程度从15岁左右开始持续下降,这大抵是不再“无知无畏”造成的。从那时起,一个人慢慢意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其实是微不足道的,进而开始在所谓的理想和扭曲的现实中拼斗、挣扎,直到45岁左右才渐出苦海,曲线开始上扬。这就是以一个普通人的心智,观察、感受、思索、理解、实践、回顾,直至恍然大悟或者误入歧途的时间——大约30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由自我满意度持续下降造成的浮躁形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越是浮躁,就越是对自己的现状不满;越是对自己的现状不满,就越是浮躁。更大的问题在于,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几乎所有的人都是这样的。相反,现实好像总是提醒我们:有些人过得比我们好多了。

告诉自己:我有不足,我需要时间,我没办法一蹴而就。

==如今看这本书,突然想说,我想躺好。==

生活的本质就是这样,你想要什么,它偏不给你什么。摆脱这个死循环的方法只有一个——给我什么我就用好什么,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去换能换的东西。要不断想办法运用心智的力量去识别那些死循环和恶性循环,然后在好像不可能的情况下跳出去。出者存,困者亡。

要想跳出去倒也简单。拿出一张纸,将其划分为左右两边,然后做两个列表,左边是“我有的”,右边是“我要的”,逐一罗列。完成后要尽量客观地判断:先划掉“我要的”当中那些无法用“我有的”换取的;再仔细判断在剩下的能用“我有的”换取的那些“我要的”之中,哪些是必需的、必要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并在其上做重点标记。偶尔会有一些“我要的”无法用现在“我有的”换取,却是必须、必要甚至不可或缺的,就需要我们认真考虑用什么样的手段再积累一些“我有的”,从而有足够的资本换取那些“暂时换不到但极其想要的”——或努力勤奋,或投机取巧。

==蛮有趣的小游戏。==

做咨询工作的人都有深刻的体会:客户的常识越少,要求越高——因为不懂,所以会随便提要求。同样,常把事情搞砸的人,对所谓的“做好”全凭想象,没有任何事实依据——因为从未“做好”过。于是,各式各样的症状出现了:好高骛远、异想天开、白日做梦、纸上谈兵……因为他们不懂,所以他们不现实;因为他们不现实,所以他们脆弱。他们很容易受伤,因为他们的要求太高,也因此总是做不到。

没有人能够做到完美。我们至多能做到接近完美,或者更接近完美。所以,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时刻忍耐各种各样的不完美,否则事情根本无法完成。最终完成的事情,结果也常常是不完美的。缺憾必然存在。

焦虑是导致时间浪费、效率低下的根源之一。当人处于焦虑状态的时候,甚至可能出现一切理智都被清空的情况。另外,焦虑的情绪会让人觉得“必须要做点什么”,但是,在缺乏理智的状态下,任何决定和行为都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从某种意义上,“逆境造就成功”“磨难令人成熟”之类的话纯属胡说八道。显然,在顺境中更容易成功,而且很多磨难根本没有必要——这更可能是失败者对自己一生未曾有机会体验的成功及成功者“意淫”式的猜想而已。失败者永远没有机会了解成功的真相,原因在于人最容易受自身经验的限制,而不曾有哪怕一点点成功经验的人更无从摆脱自身的局限。

接受现状才是最优策略——有什么就做什么,有什么就用什么;做什么都做好,用什么都用好。

与时间做朋友的方法很简单: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

最可怕的不是效率不高,而是干脆做错了事情。如果做的事情是错误的,那么效率越高,结果就越糟。如果做的事情是正确的,那么效率低一点也没关系,因为做一点是一点,多收获一点,多进步一点,动力就会更强一点,进而更容易持续做下去。怎样判断所做的事情是否正确?核心只有一个:看看它是否现实。

第3章 管理

1 估算时间

2 及时行动

3 直面困难

4 关注步骤

5 并行串行

6 感知时间

7 记录开销

8 制订预算

9 计划

10 列表

11 流程

12 预演

13 验收

接受任务之后,什么时候开始执行才好呢?比“越早开始越好”更切实的答案是“现在就开始”。所谓做事拖延,不是拖延着做事,而是拖延着不开始做事。明知自己拖延的人很痛苦,因为他们不是不知道该做什么,而是不知道为什么“无法进入状态”——这是他们能够想出来的对自己的行为最拿得出手的描述。

只要做事,就一定会出问题。这是现实——无论何人,无论何事。如果在做事的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问题,那肯定不是在做事,而是在做梦。

有时,我们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依然没能解决问题,却眼见别人轻松过关,这确实令人气馁。不过,这也是生活常态——在任何特定领域,总是有一些人比另一些人表现更好、费力更少。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有四个字颇具道理并且值得相信——勤能补拙。不过,真正相信这四个字的前提是“接受现实”,否则,这四个字发挥不了任何实际作用。

对一个5岁的孩子来讲,未来的1年相当于他已经度过的人生的1/5,即20%;而对一个50岁的成年人来讲,未来的1年只相当于他已经度过的人生的1/50,即2%。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会觉得时间运动得越来越快。

在这样的情况下,唯一的策略依然是“现在就开始”——否则更待何时?在起步晚了的情况下,问题不是“到时候能不能做好”,而是“到时候能做多好就做多好,总好过什么都不做”。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任务,永远不要再问“什么时候开始才好”,因为答案只有一个:现在!

然而,从另一个层面看,接受惩罚往往是积累经验的起点,甚至是唯一起点。这就是俗话所说的“吃一堑,长一智”。很多时候,为了能“长一智”,必须先“吃一堑”,西方称之为“挫折教育”。

任何事情,学会思考方式最为重要。要学着像一个项目管理者那样思考——他们更多地关注“方法”,他们会花费比别人多(多出许多倍)的时间去落实每一个步骤,在确认无误后,他们才会有效地分配任务,团队才能够切实可靠地完成任务。

养成一个习惯——把要做的事情用纸和笔写下来,把任务落到纸面上,就可以比较容易地分辨出哪些任务是简单而又机械的,哪些任务是相对复杂而又灵活的(对我个人来讲,需要思考的就是“非机械”的),然后,尝试把一个非机械的任务和一个机械的任务搭配起来完成。

把自己的时间切分成“时间片”[插图]是一种很难习得的能力,我花了两三年时间才开始感觉自己可以相对自如地运用这种能力。不过这种能力在大多数时候用不上,只有在任务太多、时间太紧的情况下,我才会使用这种能力。在使用这种能力时,要先坐下来制定一个工作列表,把任务罗列出来,然后把自己的时间“切片”。我通常把“20分钟工作+5分钟休息”作为一个时间片,然后就开始像处理器一样处理任务。这样做可以保持相对长时间的高效率工作。

一位朋友读完米兰·昆德拉[插图]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插图]后概括:逃避责任就会带来轻松,可那恰恰就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啊!

柳比歇夫的日志是“事件—时间日志[插图]”。他的方法要比李敖的方法更高级。李敖的事件日志,往往只能记录事件的名称,是一种基于结果的记录;而柳比歇夫的事件—时间日志是一种基于过程的记录。它们的细微差别在于:基于过程的记录要比基于结果的记录更详尽。

==这得过的多精细,无法想象。==

既然管理时间是不可能的,那么解决方法就只能是:想尽办法真正了解自己、真正了解时间、精确感知时间,再想尽办法使自己及自己的行为与时间“合拍”。

相信我,养成任何一个哪怕很小的习惯都需要挣扎。然而,貌似痛苦的挣扎过程,在将来的某个时刻将变得其乐无穷。

对大多数人来讲,所要做的几乎都不是什么“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按照正态分布曲线看,仅有不到1%的人有机会追求那些能令所有人仰望的目标。对像我这样的普通人来说,证明自己的目标现实并且可行的方法比较简单:▷ 已经有人做到了。▷ 我与那个人没有太大的差距。

计划总是被变化打乱的深层次原因在于:计划过于长远。事实上,无论变化多快,计划总是要有的,只是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变化,应该以自身的情况分析自己究竟适合制定多长时间的计划

计划固然重要,行动更为重要。如果想做事,当然要行动。行动是改变自己的众多方法中最有效、最直接的一个。很多时候,只要开始行动,哪怕事先并无计划,往往也会有收获。但是反过来,缺乏行动的计划肯定没有任何意义。

我们一生所做的事,大都是在试错[插图],对于人生,没有人能像解释数学或物理学原理那样给出普适的公式。永远记住,马上行动是最重要的[插图]——尽管这句话已经被无数人说过无数次。

判断一件事情是否真的重要,标准只有一个:是否对目标(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的实现有益。

为常见任务制定流程是一个必须养成的习惯。一个人在梳理流程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思考个中细节。有些人做事仔细,其实只不过是因为他们很早就养成了这个简单的习惯而已。而另一些人,总感觉自己够聪明,却在实际工作中频繁出错,也只不过是因为他们尚未养成这个简单的习惯而已。这个简单的习惯,日久天长,会让人与人之间产生巨大的差异。观察一下身边的人,你会很容易地找到无数例证。

哪怕你领导的只是一个很小的团队,你也必然要向团队成员指派各种各样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没有设计验收机制,那么最终的结果肯定让你很失望——缺少验收机制会使团队成员对自己的工作质量毫不介意,长此以往,团队的执行力将等于零,作为团队领导者的你也必须承担失败的责任。

第4章 学习

1 效率本质

2 基本途径

3 主要手段

4 经验局限

5 自学能力

“万事必有因果”本身没有错,问题出在人们不一定看到“因”就能想到正确的“果”,也做不到为所有的“果”找到正确的“因”。有时我们必须接受这样的事实:某件事(果)发生了,可是我们难以确定它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或者反过来:某件事(因)发生了,可是我们并不确定它的结果究竟是什么。

==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很有道理,深有体会。==

和科学一样,宗教也是人们用来“思考”“解释”这个世界的工具,只不过,在解释物理世界方面(如生命起源的根由、天体运转的机理),现代科学已经逐步代替了宗教。当今宗教的重心已经转移到另外一个更需要它的方面——人文领域。

“在茫茫而又无限的未知空间里,我们的‘知识’只不过像其中的星球一样,而星球与星球之间的空隙比那些星球本身不知道要大出多少倍。[插图]”所以,我们需要“希望”“爱”“信仰”“奇迹”,甚至“怪力乱神”等被学者们称为“必要之幻觉[插图]”的东西填补这些空隙才能心安。

第5章 思考

1 勤于思考

2 思维陷阱

3 因果关系

4 相关命题

5 举证责任

6 案例局限

7 对立论证

8 张冠李戴

9 辨析感悟

10 克服恐惧

11 辅助工具

人类发展史就是极少数想明白了的人不停挣扎的同时,被绝大多数想不明白的人谩骂、侮辱、陷害、谋杀的历史。

独立思考[插图],只不过是在从别人那里知道一个结论的时候,自己动脑重新推演一遍,看看得出结论的过程有没有漏洞和不合理的地方,衡量一下结论到底有没有道理的过程。

在我年纪很小的时候,母亲教我:“读教科书,要先把所有概念都记下来,暂时不懂的就死记硬背。把概念牢记于心,就可以通过以后的学习和实践反复审视它,并形成透彻理解。”这一教诲对我的帮助非常大,以至我上学期间从未觉得哪个科目太难。

所谓“脑子混乱”的人,其主要特点就是把根本不是一回事的东西当作一回事。因为他们构造世界的概念是粗糙、混乱、未经细分与整理的,所以他们的世界也只能是粗糙、混乱、无法理顺的。例如,“不恰当比较”“无关类比”是很常见的逻辑错误,很多人犯这类错误往往是无心的,只是因为他们的概念太乱、太含混,才会把迥异的东西当作差不多的东西,甚至干脆当作同一个东西。这样的人看问题永远只能看到表面,有时甚至连表面都看不清楚,当然谈不上“穿过表象看到实质”了

反过来,永远都是那些能把概念理解透彻、区分清楚的人才能清楚地思考,进而改变整个世界——华盛顿等人想明白了“三权”是可以分开的,造就了今天的美国;邓小平弄清楚了“政治”与“经济”是可以分开的,造就了今天的中国;

拒绝接受不确定性的一个根源在于害怕复杂、奢望简单。谁不希望一切都是简单的呢?[插图]可现实往往就是复杂的。

想做到“思维缜密”其实很容易:从现在开始,在一段较长的时间里(例如6个月)时刻注意自己的或者自己被灌输的每一个念头,甄别其中的因果关系,并逐一应用前面提到的各种原则。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会发现,自己的甄别能力突飞猛进。从我得到的反馈可以看出,实践这个方法的人常常收获惊喜。其实,那就是重生的感觉。

由于举证难度不同,争论双方的境况常常是这样的:▷一方肩负沉重的举证责任[插图]。▷另一方享有来自假设的恩惠

那些少数能够提出建设性意见的人是不会抱怨“上司很愚蠢”的,他们要么想办法帮助上司解决问题,要么在爱莫能助的时候自行离开。

“强”与“弱”才是自然界中真正存在的本质,“善”与“恶”往往只是弱者一厢情愿的定义

恰当而又正确地使用语言,可以帮助修复思维漏洞。一旦明白个中道理,我们就会发现,语言就是一个便宜(甚至免费)而又有效的辅助工具。

==话说的漂亮很有用==

以下一些句式最好经常使用,因为它们对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特别有帮助,并且有刺激思考的作用:▷……是一回事,……是另一回事。▷……和……其实根本不是一回事。▷……不一定……▷……可是,这并不意味着……▷……也许还有一种可能(解释)。▷……看起来像……,可是……▷……而事实可能远比看起来的复杂(简单)。▷……然而,(这个论断)反过来(陈述)不一定成立,因为……▷……其实很可能与……没有任何关系。▷……和……之间不一定是单纯的因果关系,它们也可能互为因果。▷……和……之间的比较也许没有任何意义。▷……其实是表面现象,其背后的本质是……▷……有一个常常被忽略的前提。▷……尽管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完全不现实。▷……也许有人会说……但是这种质疑……这些句式看起来简单,却往往能带来不同凡响的思考结果。

再看一个最浪费时间的,也因此必须回避的句式:“要是……就好了!”这个句式是用来表达后悔情绪的,而“后悔”是最浪费时间的——无论如何都于事无补。

时间的固有属性决定了被它穿透的一切都将凝固成历史,无法更改——无论后悔的程度多么强烈,都无济于事。

==说的多好==

如果你确定对方不是一个好人,就趁早离他远一点,最好不要让他知道你的存在。

第6章 交流

1 学会倾听

2 说与不说

3 交流守则

4 正确复述

5 勤于反思

从某种意义上,交流的有效与否往往取决于听者而非说者,反过来说,失败的交流往往源自听者的疏忽。不夸张地讲,倾听能力的强弱,几乎能够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为在绝大部分时间里,任何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听某些人的话,或者反过来说,依赖某些人听他的话。

说者不可能一下子把所有的必要信息讲完,尤其是在说者必须展示一个复杂的说理过程及其烦琐而又重要的细节、事实、证据之时。打断对方的讲述,提出自己的质疑,不仅提高了说者有效表达的难度,更增加了自己获得对方讲述全貌的难度。这并不是偶然的:不成熟的人、思维简单的人更倾向于频繁地插话,并且他们总是认为“我已经了解你要说什么了……”。

过早质疑”同样会造成幻觉——觉得对方的论证不堪一击。可是,事实总是与此相反。道理很简单,说者开始自己的论述时,驳斥他的难度是最低的,于是“过早质疑”的人总会产生自以为是的幻觉,进而落入自己设置的陷阱,同时自我感觉良好。

为了让自己听得更有效率,我们要牢牢记住这个简单又实用的原则:就算需要质疑,也一定要等到对方把话说完。

我们要养成一个重要的习惯:一旦决定倾听,就要主动帮助说者进入“倾诉”状态。

生活中有许多原本认真的交谈最终变成了激烈的争吵。发生这种情况固然有说者的问题,但更常被忽略却更为重要的是,听者没有给出恰当的反应——该确认的时候却武断地下了定论,该回应的时候却示以沉默;说者兴高采烈的时候听者却意兴阑珊,说者努力论证的时候听者却过早开始反驳……

:一定要想办法不时做出令人敬佩的事情,这样就会有人主动找你做朋友。

在很小的时候并不知道,当某个基本原则被忽视、被放弃、被违背时,是有明显信号的,就好像上面罗列的那样。等我有能力把这些原则想清楚并分类之后,我还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天真地以为自己可以向那些忽视、放弃、违背基本原则的人清楚解释现状,再把讨论拉回正轨——当然,多年的挣扎被证明为徒劳。

如果我们作为讨论的一方,发现对方已经不再“遵守理性讨论基本原则”,那么马上停止讨论吧,因为我们已经失去了讨论的对象。就算对方不依不饶,我们也应该回避、回避、再回避,因为接下来的任何过程都已经不再是“讨论”,而更可能是仅仅为争而争的“争论”罢了。这种争论的害处很多:浪费时间,影响情绪,把对方变成敌人,失去更多朋友……

:如果我们在任何讨论中发现参与者里面有“自以为是”者存在,那么最好

如果我们在任何讨论中发现参与者里面有“自以为是”者存在,那么最好的选择只有一个——退出讨论。因为,只要他们存在,讨论就不再是讨论,也不会得出任何有意义的结果,继续下去只会浪费自己的时间。同时,我们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到认为自己有能力、有时间、有责任、有义务教会他们“想明白”的本领,甚至带他们跨越那道阻挡大多数人的障碍——这任务几近不可能完成。

在很多时候,所谓的“主流”观点并非因为“正确”才成为“主流”,而是因为它恰好适合(或者迎合)那些不善思考、不愿思考的人的感觉。

第7章 应用

1 兴趣

2 方法

3 痛苦

4 比较

5 运气

6 人脉

7 自卑

8 灵感

9 鼓励

10 效率

11 节奏

12 物极必反

13 自我证明

正确的做法是:根据孩子的情况,选出孩子最可能做得比别人好的事情(这很可能已经是极其耗时费力的了),然后绞尽脑汁让孩子学得会、做得好、做得比一般人好、做得比谁都好——兴趣就自然出现了。

往往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

由此可见,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依靠两件事——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策略。坚持,其实就是重复;重复,说到底,就是时间的投入,准确地说,是大量时间的投入。

与其不停地寻找“更好的方法”,不如马上开始行动。

痛苦就是这样。一旦我们学会在痛苦出现的时候运用心智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去,痛苦就几近自动消失,而且在它被我们重新注意之前绝不会回来。

现在你可以明白,为什么许多人总那么“没记性”了吧?因为在他们遇到挫折或者面对那些由自己曾经的错误决定带来的惩罚时会非常痛苦,而这种程度的痛苦,必然被他们的大脑自动列入“遗忘”的序列,并在他们的大脑里彻底消失。

嫉妒源于对自己和他人之间差异的扭曲理解

幸福是一种比较

==幸福是个比较级。==

尽管在生活中我们无法彻底回避比较,但是,无须比较就可以获得的快乐和幸福也有很多,只不过它们常常被人们忽略。于是,无数人花费大量时间去追求必须通过比较才能获得的快乐和幸福,而他们最终获得的只有更多的痛苦。

其实,比成功更重要的是成长。如果“成功”是与他人比较的话,“成长”就是与自己比较——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明天的我和今天的我之间的比较。后一种比较显然比前一种对个体来说意义更大,也能够带来更加踏实的幸福感。

浪费时间、虚度年华的人,有一个共同特征——拼命想控制自己完全不能控制的事物,却在自己真正能掌控的地方彻底失控。

除了“腐败”,在正常的世界里,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吗?

==这是真的,笑来老师==

尽管绝大多数人不愿意承认,但是他们的所谓“友谊”只不过是某种意义上的“交换关系”。可如果一个人拥有的资源不够多、不够好,那么他更有可能变成“索取方”,做不到“公平交换”,最终成为其他人的负担。这个时候,所谓的“友谊”也就慢慢无疾而终。

▷专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学习并拥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为一个值得他人交往的人。▷学会独善其身,以不给他人制造麻烦为美德,用自己的独立赢得尊重。

为了自己的心理健康,我们其实有必要选择性地漠视甚至忽略整个社会灌输给我们的观念——很多时候,那不过是“整个社会的扭曲的感觉”而已。所以,自卑不是缺点。该自卑的时候就要自卑,这才是正常的。如果谁在所有该自卑的时候竟然从不自卑,那就真的扭曲了自己。其次,我在与学生的大量交流中反复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优秀的人更容易自卑。

克服自卑只需要“尽量漠视自己的优点”就好了。在一个“自卑”“自信”“自负”几乎全部被扭曲定义的社会里,一个人“尽量漠视自己的优点”带来的最直接的好处就是他会被赞誉淹没,因为他太“谦虚”、太“低调”了。其实他也没做什么,只是做了一件所有成熟的人都善于去做的事情——让别人舒服。很多时候,所谓“谦虚”和“低调”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的优化策略。

正确的策略应该是:想办法预知自己需要掌握哪些技能,然后确定它们是自己可以通过练习真正熟练掌握的技能,最后制定长期计划,一点一点稳步执行。

要想提高自己的社交质量,最好将时间和精力更多地倾注在“把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这件事情上——哪怕只在某个方面。

第8章 积累

1 坚信积累

2 越早越好

3 如何开始

4 躺着赚钱

5 自由意志

6 生活目标

7 注重学识

8 节省与否

9 人丑就要多读书

10 被动支出

11 认识周期

12 性格养成

13 别做“险盲”

愿上帝赐予我从容去接受我不能改变的,赐予我勇气去改变我可以改变的,并赐予我智慧去分辨这两者间的区别

很多人生活不幸,只不过是在作关键决策时因为“怕麻烦”而产生了失误……综上所述,无论做什么,要是怕麻烦就废了。因为麻烦就是麻烦,它不会因为谁怕它就饶了谁,也不会因为谁不怕它就躲开谁。麻烦无所畏惧,麻烦化身无数,麻烦无处不在。要想做成事,必须不断解决麻烦。

《上帝掷骰子吗》,史蒂芬·霍金著

==作者曹天元==

可什么是财务自由呢?30岁前后,我一直在琢磨这个问题,也读了很多理财方面的书,但发现书里的答案并不能满足我的逻辑,于是自己下了个定义:被动收入略高于支付足够高品质的生活必需支出所需要的金额。

教育的意义就是让我们拥有更高级、知觉更丰富的器官。科学教育可以让一个人“打开眼睛”,看到不一样的却更真实的世界;音乐训练可以使我们分辨、创造更美的曲调……于是,长期的教育和自我教育会形成个体之间审美能力的巨大差异。最终,审美意识会触及且影响一个人价值观的方方面面。

基因里,我们就对冒险痴迷。与人们普遍以为的相反,女性对危险的向往和痴迷普遍强于男性。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的例子就是,在过山车、蹦极这类“模拟危险”但实际上几乎没什么危险的“运动”中,尽管女性比男性的尖叫声更猛烈,但实际上她们更享受这种刺激。

一切有助于自己成长的开销都不能省,对年轻人来说更是如此——你的前途取决于此。

后来我想开了,知道这是自己的弱点,于是决心用另外的方式弥补——想办法提高自己的被动收入,用以抵消这方面的支出……生活不易啊。

==话都被你说了,大聪明==

关注周期,以及多个周期背后显现出来的真正趋势,会给你全新且更为可靠的世界和视界。

==对大A无效==

一个人的性格是由他的价值观决定的。所谓的价值观,其实就是一个人分辨好坏的思维体系。审美能力让我们分辨美丑,价值观让我们分辨好坏。于是,正如审美能力能够影响生活品质一样,价值观决定了一个人的性格。

附录

第1版 推荐序

第3版 致谢

做人要勤奋,做人要执着,但做事不一定要图快。马跑起来比骆驼快,但骆驼一生走过的路是马的两倍。没有人见过在沙漠里狂奔的骆驼——除非那头骆驼疯了。我喜欢笑来的观点:一切都靠积累,一切都可提前准备,越早醒悟越好。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但有的人一生过得很伟大,有的人一生过得很琐碎。如果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理想,一颗善良的心,我们就一定能把很多琐碎的日子堆砌起来,变成一个伟大的生命。但是,如果我们每天庸庸碌碌,没有理想,从此停止进步,那么我们未来的日子堆积起来将永远是一堆琐碎。所以,我希望这本书的所有读者都能把自己每天平凡的日子堆砌成伟大的人生。

“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分享的动力”

微信收款码
微信
支付宝收款码
支付宝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