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金融学》书摘

-
-
2024-03-27

第1章 画中蓬莱

远行

上下几千年,能赚钱的生意早被人做遍了。凡事哪有百分百的把握,没有大海的汹涌波涛,没有风险,百分百赚钱的生意能轮到你我?

不肯出钱,只有一个理由——我们给出的收益不够大,只要得到的收益足够大,无论多大的风险,一定有人跟随我们。”

贪婪与恐惧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有了贪婪,历史才会滚滚向前,人类才会做出更大的跳跃、更美的飞翔;因为有了恐惧,人类才不会跌入无尽的深渊,才不会在深渊面前继续无畏牺牲。

请不要憎恨贪婪与恐惧,恐惧和贪婪是金融市场的永动机,波动的成因无一不是贪婪和恐惧。金融市场以贪婪而始、以恐惧而终,在繁荣与萧条中往复循环。金融市场的魅力恰恰就在于此,没有波动的市场又有什么意义呢?

资本的精神

金融市场从出生起就是这样的,投资者关注的是收益,尤其是现期收益,很少有投资者关注一年、几年、十几年以后的收益。如果不能立刻带来收益,金融的魅力将仅限于智者。

市场中无非“得失”二字,利益面前人性也可能靠不住,否则西方经济学就不会提出“理性人”的假设。暂时没有背叛不等于永远不会背叛,所以没有背叛是因为背叛的筹码还不够大

蓬莱再传说

日籍学者加藤森曾有考证,中国的第一代货币是贝壳,但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陆地贝壳,是来自马尔代夫一带的海贝,既是贵族饰品也是大宗交易的交换媒介

中国股票交易系统属于指令驱动交易,即撮合买卖者交易;美国股票市场属于做市商交易,没有买卖的时候交易商要自己创造交易

指令驱动就是买卖双方直接交易,交易系统只撮合配比成功的买卖方;做市商交易中买卖双方都与做市商交易,做市商要同时给出买卖价格,并保证市场连续性和流动性。

财富轮回

市场最重要的永远是当下,没有人可以对抗市场情绪。只要画饼还在,市场就会惯性向上

每一次泡沫都有着完全一样的逻辑:以贪婪而始,又以恐惧而终

至于交易所成为监管方的理由就跟小镇的故事里一样,金融大鳄认为小鱼小虾会把水搅浑,妨碍自己赚钱。

庄家联手坐庄,用不同的账户自己买入卖出,不停抬高价格或者压低价格,行话称为“对敲”。

第2章 财富从哪里来

为什么要拯救恶人

股市涨跌的结果只能是正和博弈或者负和博弈,二选其一。换句话说,这是一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地方,要么一起发财,要么一起亏光,没有人能独善其身

市场暴涨,世间真实财富并没有增加,增加的是名义上的货币总量。原本股价上涨的经济学本质是看好上市公司前景,期望上市公司创造同样倍数的盈利,便会出现相对应的财富。在某种程度上,金融市场从诞生第一天起就是讲故事的地方,故事可以让股价瞬间翻倍,创造财富则需要漫长的时间。

“正因为他们是最大庄家,所以最不能倒下的反而是他们。他们不知借了多少钱才能把市场炒作成这样,两人倒下事小,所有借钱给他们的人就要血本无归,这些人又欠了多少钱?债务链条不停断裂,这才是一场真正能把所有人卷进去的风暴,如果所有人陷入债务,小镇会发生什么,不用多解释吧?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工业革命能爆发就是因为股份制分散了投资人风险。丧失了商业银行,丧失了股份制,法国已经注定在即将到来的工业革命中被英国甩在后面。

远方即财富

金融让资金运转更有效率,请记住,在任何时代这个命题都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实体经济必须具备创造财富的能力和多种途径,金融只是把钱引导到最有创造力的方向。

在赚钱这件事上仅有勤劳勇敢是远远不够的,创新才是人类财富最根本的源泉,也是人类终极福祉。抢劫只会瓜分财富存量,勤劳只能维持财富存量,只有创新才能给人类带来超级财富,让人类一步步走向未来!

我的就是我的

产权是金融学乃至经济学的起点,也是金融学乃至经济学的终点,如果没有产权,金融学乃至经济学将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

人类有趋利避害的本能,人类又将永远向财富靠拢,社会精英层一定会整体从创造转向掠夺——谁不想拥有更多财富呢?

因此,在诺斯看来,工业革命、近代金融体系出现、股份制企业形成,一切的根基并非瓦特改进过的蒸汽机或者某种工业技术的灵光乍现,究其根本是产权保护制度的确立,随后种种经济现象才递延而出:股份公司实现了规模经济、降低了经营成本;圈地运动和汇票提高了要素市场效率;保险制减少了市场的不确定性……

银钱之行,故曰“银行”

一开始,兑换人只负责鉴定金银成色、兑换本地货币,逐渐开始为商人保管金银、收存游资,后来发展到发放贷款。

第3章 金融的本性

商业银行:人类第一次资金大匹配

从此银行让商人具备了时空转换功能,今天可以花明天的钱,商人看到机会的时候不必仅靠自身原始资本积累了。

银行的出现促进了人类产业第一次资金大匹配,获得了走出洪荒的金融钥匙,促进了生产能力第一次大飞跃。所以说金融是魔力行业,能让人穿梭时空,获得超能力——超前消费或者超前生产。

只有大规模的剩余才可能刺激大规模分工,有了分工才有交换,有了交换才会有货币,有了货币才会有金融。

金融本身就是一种交换——以今天的钱换得明天钱的使用权。交换既是专业化和分工的结果,也是人类财富的开始,可以这样说,没有交换就没有财富。

既然是创新,那么第一个创新的人就必然具备垄断性;既然是垄断的,那么必然是超额利润,再由超额利润的市场机制激励人们去追随。

在资金流向方面,由中小银行吸纳资金,再转移到大银行贷出。“乡村银行”和“城市银行”所匮乏的只是货币创造能力,仅这一条便是近现代银行与古典银行的最大区别,银行还不能大规模创造资金,借贷能力也就被限制在存款范围之内

卿本佳人:房地产的金融属性

先买下同一地段的所有房子,突然炒高其中一所住宅,再创造一个“东门银行总部”之类的概念。地段还是那个地段,房子还是那个房子,却一定不再是那个价格,用足够的钱囤积足够的房子,到时候只需要左右手倒换几套成交价就上来了

财富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宅子还是那个宅子,土地还是那个土地,怎么可能仅仅因为高房价就带来真正的财富?看着若有所思的轩辕启恒,长孙东阳长叹了一声:“三生三世枕上书,可对现世来说还是那句话,最重要的永远是当下,这才是‘理性’本质,才是俗人的本心。

所有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一般都从股市开始,在房市达到巅峰,最终迫使货币崩溃、经济崩盘,从1720年的南海泡沫到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啸,莫不如此。

一般来说,只要一种商品可以短时间内暴涨(学名“做多”),就具备了最基本的金融属性。

宏观层面的“做空”是一个伪概念,打压价格不可能吸引全民投身炒作,毕竟绝大多数人都通过价格上涨才能获利。

短时间内房子供给数量有限,尤其是特定地段的房子,比如小镇上的西门。没有什么比房地产更适合作为金融工具了。金融危机开头不可能是房地产,却一定是金融危机的结尾。

货币可以不足值吗

机械动力让小镇彻底脱胎换骨,此前因为棉布产量有限,即使出价最高的轩辕船队也只能满足一半运量,其他船队盈利自然也就更受限。远洋贸易一旦盈利受限,造船厂销售必然受到牵连,造船厂不可能造出更多船只,木材砍伐量也就随之下滑……

既然银行开出的汇票可以被视为现金,银行当然可以多开,有谁知道哪笔存单对应哪笔存款,双方根本就不是匹配的!即使银行发行汇票超过了重金属储备也没有问题,每天只要留足日常用度就可以,凭什么不能增发

人类生为万物之灵,天生就适合创造,人人皆可为尧舜。有了创造的机会,即使上官煦炎这样的人,又怎么会想到去炒房?

无论美元、英镑还是人民币,当代纸币已经都没有黄金作为锚定,所有国家的货币都是虚值货币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有利润就能促进社会资源流动,有资源流动才有阶层流动。有利润就能促进社会进步

价格革命打破了封建领主制经济的藩篱,促进了资源在整个西欧流动,促进了市场形成,进而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和消费,最终改变了社会结构和人类生产方式。

第4章 天使与魔鬼

金融原罪

与收益率相比,人类显然更关心资金安全性:一旦看到风险,所有人都会选择立即出逃。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所谓“风险—收益”配比可能是一个伪命题。

只要银行存在,任何时候储户集中在同一时间提取存款都一定会出问题,这就是金融风暴中最可怕的事件——银行挤兑。

全世界任何地方的金融机构都是资产量最大的企业之一,金融巨无霸的软肋也非常明显——它们是世界上杠杆最高的行业,也是世界上负债率最高的行业。任何一个时点、任何一个金融行业,如同一时间要求兑付负债,结果一定是灾难性的。

从古至今,金融主要是靠借钱做生意的行当,即使当代商业银行按照《巴塞尔协议》自有资本金也不过8%。中国有句俗话说“八个坛子七个盖”,这句话放到银行应该说是“八个坛子两个盖”,这种特定的性质被称为“金融脆弱性”(Financial fragility),有时也被称为“金融内在脆弱性”,无法避免。

经济循环从繁荣进入萧条,抵补型企业便会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投机性企业甚至是庞氏企业。对金融业来说,“金融脆弱性”与生俱来,时时刻刻都存在,当贷款企业蜕变为庞氏企业,与银行的业务便是一种资金游戏:谁能借到更多的钱,谁就能生存下来。这种资金循环的迷惑性在于,萧条期的庞氏企业一旦渡过难关,还能恢复成投机性企业和抵补性企业;只有投机性企业或者庞氏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才会暴露,才可能引起危机。

财富有着极强的示范效应,财富先行者给人类造成的震撼比任何说教都强烈,生物本性说到底会驱使人类去追求同样量级的财富。天才造就的毁灭型创新可以赚遍全世界的钱,这毕竟是偶然事件,之后驱动人类前进的便是财富心理学的模仿心态,千万不要低估人类通过模仿创造财富的能力,人世间绝大多数财富都是通过模仿创造的。

浪,没于心安之间

处置银行挤兑必须快刀斩乱麻,以最快的速度给市场以信心。当时处置通商银行挤兑就是这样,100多年前,以上这些事情是在二月六日一天之内完成的!果不其然,到了下午下班的时候,通商银行门口已经没有几个赶来兑付存款的人。

第5章 走出洪荒

自由银行的终结

公众的信任是金融机构的生命线,一旦失去公众信任,只有更强、更值得信任的机构出现,才能重建失去的信任

金融业的特殊性,在所有行业中,唯有金融业才有的特殊性。所有行业都要把产品换成货币,唯独金融业本身就是经营货币的行业。如果侵吞本金可以赚钱,如果占有本金比创造财富更容易,一定会有人把本金直接当作收益——以资产规模论胜负便是这样的思路。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抵制住占有本金的诱惑,在自由银行体系制度设计中,这个问题无法回避。在金融学乃至金融业大厦的构建中,现期本金比经营利润收益更高,这都是不应该被忽视的事实。

商业银行的融资能力来自于信用,正确的路径是将资金使用权转移给更有效率的生产者,所谓“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云云。除此之外,还有收益更高的方法:把钱全部当作本金使用

当代经济学认为,当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时候利润最大化,金融业的特殊之处在于经营的商品本身就是钱、是收益、是利润。如果金融机构拿到的本金就是收益,将永远无法达到“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的均衡状态,也根本不存在“利率”“汇率”之类的资金价格。如此,金融机构对资产规模扩张的渴望就像一个毫无节制的黑洞,将出现以资产定资本,而不是正常情况下的以资本定资产。

银行券,铸币税最大的来源在于货币增发。与金属货币一样,银行券最初是由各家银行发行,没有统一的中央银行进行管理。原本商业银行应该按照贵金属存储量发行银行券,可总有银行突破金银储备量超发银行券,最终诱发挤兑,甚至导致全面的金融危机。

法定货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国家发行的纸币,铸币税同样来自货币增发。最典型的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美元,简单说就是美元看黄金、大家看美元,美元作为世界货币。遗憾的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的时候美国总是突破黄金储备发行美元,也就在全世界收割铸币税。“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进入“牙买加体系”,总体上仍旧以美元为核心,但美元不再盯住黄金。也就是说,当前任何一个国家的纸币都不再与黄金存在锚定联系,纸币发行量是货币政策考虑的问题。

很多货币把美元、欧元、日元、英镑、人民币等世界货币作为篮子看作锚定,如果突破锚定篮子便可视为征收铸币税。至于美元,仍旧是使用范围最广泛的世界货币,可以在全球收割铸币税。

王者百战成央行

小镇新老银行都不能再做没本钱的买卖,自有资金至少达到存款总量的8%,同时必须向南记银行缴纳存款规模的20%作为备付金。南记银行将统筹这笔备付金,用于救助被挤兑的机构,以备不时之需

小镇曾忆旧繁华

房地产贷款的本质是贷款人向未来的自己借钱买现在的房子。

一次经济大繁荣和天翻地覆的产业革命都将能带来房地产的兴旺,只有大繁荣创造的财富才足以让一代人在住房上改头换面

回不去的从前

在赚钱这件事上但凡尝到了甜头,必然重操旧业,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为“路径依赖

房地产交易是件很有意思的事,只要周边有一所房子价格上涨幅度较大,那么立刻就会带动所有房子上涨。有关钱的信息传播很快,既然人家的房子能卖到这个价格,我的房子一定也可以!

表面看房价在银行贷款助推下一路飙升,其本质则是创新带来的巨大利润,以及人们对未来的美好预期。很长时间以来,人们手中的财富逐渐增长,无论市场、厂商还是家庭都处在财富爆发期。巨大的利润也好,美好的预期也罢,这些都通过银行系统传导到了小镇的房地产价格上。

说到底,房价只是创新带来收益的一种体现,银行的资金支持并不是根本原因。

在创新早期不可能有房地产,一则人们积累不足,二则大资本集中于利润更高的创新行业,也就不关注房地产

房价已经变成纯粹的资金游戏,银行资金是房价最大的推手。一旦房价不再可控,银行系统的风险同样将不可控,小镇将迎来下一次金融风暴。

控制房价,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釜底抽薪,让商业银行手中没有钱对房地产放贷,没有干柴自然燃不起烈火。

对于投资品,为什么房地产最有魅力?答案是两个字:杠杆。通常情况下买房的资金杠杆比率为1∶3—1∶5,也就是说,房价只需要上涨10%,投资者就能赚取30—50%的收益。同样的资金量投入,杠杆可以成倍扩大收益率,当然,也会成倍扩大损失。

曾经有一种流行的观点,房价上涨是先购房者对后上车者的盘剥:先购房者仅仅是购买了房子,什么也没做,却要让后来买房的人付出几倍、十几倍、几十倍的价钱,甚至是后来者一生的收入预期。这种说法听起来很有道理,其实不然,房地产确实是一个财富分配的游戏。房价上涨固然会导致财富重新分配,但反之亦然。买房与否是一个投资方向的判断,任何一次投资都是个人经历、眼光、胆魄等因素的综合判断,购房确实有增值收益,同样要承担贬值风险。如果房价暴跌,还会有人说先买房者是对后上车者的剥削吗?

第6章 苍穹之变

市场落九天

在市场交易中,一旦遇到暴跌,就会有操盘手成倍报出空单以挽回前期损失,这就更是一场循环暴跌。很多人买股票的钱是在银行借的,又以股票在银行做抵押,如此跌幅,银行很快就要强行卖掉他们手中的股票来抵债,到时候这些人就会一文不名!

美联储发出公告威吓敢于提取大额黄金的人——不准提取大额黄金,否则将公布提款人名单——上了名单,劫匪在等着您!

盛衰循环的辩论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但世界上没有哪个富人是靠出卖劳动力致富的。

是银行用钱点燃了创新之火,我们才有了今天的财富与生活。”

“如果我能建造更多铁甲海船,太史家能建造更多机器,能赚更多的钱,西门银行会借钱给买房的人还是借款给我们?有稳定的大企业,谁会贷款给个人?因为市场萎缩,没有那么大投入,所以资金才流向房地产,所以银行才会贷款给个人。

经济繁荣的根本原因是大创新,不是货币扩张;同理,经济萧条的根本原因是创新带来的刺激衰减,不是货币收缩,从繁荣到危机不过是将整个过程以金融的方式记录下来罢了。

创新停滞了,投资还要继续。前期积累下来的利润还要寻求收益,而且最好是跟之前相同的高收益,流动性过剩便会出现。没有产业投资渠道,钱会去哪里?答案是:泡沫

200多年来,金融危机或者说经济危机的内核始终没有改变。工业革命后被倒掉的牛奶,就如同2008年倒下的雷曼兄弟,两者并无二致,都是因为创新的潜力耗尽,只不过一个是工业革命,一个是信息化,创新创造的市场走到了尽头。

投资银行:人类第二次资金大融合

与第一次融合工农业资金不同,人类第二次资金大融合是融合了一个行业所有链条上的资金,集中全行业资金突破行业瓶颈,最终使得行业得以快速发展。这种集中全行业链条资金的金融机构被称为“投资银行”,这种业务被称为“并购”,投资银行创造了第二次金融革命,也给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关键的资金支持

一旦在大部分行业完成了上下游企业并购,美国工业结构便出现了永久性的变化,国民经济集中化程度空前提高,伴随而来的则是规模效益和垄断利润。

再造辉煌

一次“毁灭型创新”代表着出现一个新的产业,新的产业又代表着形成一个全新的利益格局、一个创新者主导的利益格局。打破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

换种说法可能更清晰,模仿的引导不是创新,而是模仿创新带来的利益。所以,最有可能被模仿的不是底层技术框架,而是表层商业渠道。技术框架的成长、锤炼需要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市场销售渠道却在瞬间可以完成,谁先占据了渠道,谁就拥有后发模仿红利。

第7章 天下之币

华夏纪元

自此,“华夏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市镇货币与“华夏元”挂钩,两者之间的兑换比例被称为“汇率”,也就是各种货币兑换“华夏元”的价格。

“布雷顿森林体系”与金银本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总结为两条:一是美元盯住黄金,1美元= 0.888671克黄金;二是其他货币盯住美元,美元是全世界唯一的可兑换货币

所谓的《牙买加协议》,最著名的当属“黄金非货币化”,就是货币与黄金彻底脱钩。

钱到底值多少钱,虽然有一系列模型和计算方法,但实际上还是一个国家的自我选择。频繁波动的汇率固然可以调节经济,也给各国经济带来重创,于是我们有了拉美债务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巴西债务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

金融星星火,创新才燎原

南记银行在获得“蓬莱元”后,会人为控制“蓬莱元”流出蓬莱岛的数量。总有人要和蓬莱岛做生意,也总有人要用到“蓬莱元”,人为减少“蓬莱元”流出蓬莱岛的数量,“蓬莱元”自然就会对“华夏元”升值。接下来,一旦“蓬莱元”升值,人们就更加不会把手中的“蓬莱元”换成“华夏元”,“蓬莱元”汇率优势就此形成,也就不可能出现挤兑的情况。

一个产业兴起固然依靠一次重大的发明创造,更有赖于一个地方长期积累下来的人文环境,有没有人尊重技术原创。如果当地人没有遵守合约的意识,没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就很难复制历史

一个市镇是否强大,最重要、最根本、最具决定性因素的,是一个市镇人口的基础素质和创造力。

货币是一个包罗万象的领域,脱开经济和创新,单纯谈货币没有任何意义,美元成为世界货币的基础是冠绝全球的经济实力,更根本的原因则是冠绝全球的创新能力

美国凭什么把手伸这么长?答案很简单,因为美元是世界货币,你不想做生意别人还想,你不想用美元别人还要用!如果有人不听话,不但可以把你踢出美元清算体系,还可以在全球制裁你。一家企业的所有交易对手,无论上游下游可以一起制裁,如此,焉能不伸出“长臂”?另外建立一套世界货币清算体系可以吗?当然可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世界货币清算体系,而是世界货币清算体系背后的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当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在全世界无法替代和超越,那么世界经济运行都将围绕这个国家运转

货币大棋局

金融和贸易都是资金密集型行业。资金密集型产业集中的地方,与之相伴相生的必然有一个行业,那就是房地产!

他们不可能做赔钱的买卖。您知道房地产是杠杆率最高的行业,当年他们用借来的‘蓬莱元’把房子盖起来,现在虽然贱卖,还是马上就能换成‘华夏元’。将来一旦‘蓬莱元’固定汇率被打破后暴跌,就能用极少的‘华夏元’换回‘蓬莱元’,再用‘蓬莱元’还贷款,不但不会亏损,还会大赚一笔。

汇率市场至少是1∶10的杠杆,动辄就是几十万亿、几百万亿的交易量,在这个量级上,打破一国固定汇率体系便会毁掉一国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生产的财富。

这是一个“连环套”,保护股市、期市就要维持国内流动性充足,难保汇市;力保汇市又必须维持高利率,就会打压股市、期市

攻防

外汇市场面对全球投资者,与股市完全不同:在全球投资者面前,没有谁能占据绝对优势,无论防守方蓬莱银行,还是攻击方上官煦炎,大家都不是理所当然的“强庄”,市场的真谛是太极拳的“四两拨千斤”,以微小的资金量挑动市场情绪,让整个市场都认同你的方向,最后形成羊群效应。一旦把整个市场引向某个共识,全球投资者都会冲向同一个方向,到时候任你有再多护盘资金,也不可能挡住大浪滔天!

击溃一种货币汇率需要本币,但不一定在银行借(实际上银行不可能贷款给攻击方),还可以在股市赚。提前放大单赌定股市下跌(股指期货),不惜代价把股市砸下来,就能赚到大量本币。从一开始对手就没想过从银行体系获得本币,而是诱使蓬莱银行提高利息、禁止贷款。货币市场利率飙升后,他们再煽风点火,股市就会一败涂地。面对狂泄的市场,每一个投资者都想保住自己的财富,也就一定会跟随市场大势卖出。一旦这样的趋势真的形成,就是所谓的“羊群效应”,再也无法挽回。

叛客精神

金融投资者追求高收益,同样要求回报时间,收益越高越好,回报时间越短越好。因为时间久了必然意味着不可控,不可控则意味着风险,职业金融家不想忍受太长的时间。

风险投资:人类第三次资金大融合

世界上最重要的财富是人,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否强大,不一定在于有多少资本,而在于有多少有才华、能施展才华的人。重大创新和金融一次又一次重塑了世界,创新衰竭之后又形成了金融危机,无论多么严重的危机,哪怕只留下人才,照样能货畅其流、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所谓“宁可投资二流项目,也要投资一流的人”,便是风险投资行业的铁律。人类的智慧才是最宝贵的财富,才是所有财富的根本,才是所有创新的源泉!

云端之路:人类第四次资金大融合畅想曲

互联网行业之所以兴盛,归根结底是因为风险投资的资金在支持,风险投资不过是A转给B、B转给C、C再转给A……每次倒手都会融到更大一笔资金,再用这些资金去抢占地盘,然后再去融资。循环往复自己跟自己玩,这不是典型的泡沫玩法吗?

结束语:金融危机嬗变定理

金融危机的真正成因是创新带来的社会前进动力的衰退,金融只是危机的货币表现;危机可能被金融市场触发,也可能被任何一个外部因素触发;真正消除金融危机,最根本的方法不在金融体系之内,而是以创新创造新市场,再以新市场吸纳资金。

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流光溢彩的摩登世界,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这样描述:“屠夫、酿酒商、面包师给我们提供食品,他不是出于仁慈,而是为了从我们这里得到回报。”人们在市场上得到回报,也在市场上实现利润最大化。在每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情况下,就会被一只看不见的手牵着,去实现一种他原本无意实现的目的,这只手就是看不见的手——市场。

要平衡危机与创新,最根本的还是要让金融刺激创新,减少创新形成的时间。

商业银行支持了工业革命,投资银行支持了电气化革命,风险投资支持了信息化产业。

第一次人类资金大融合是17世纪末商业银行体系的出现,以英格兰银行为代表的新兴商业银行融合了农业资金与工业资金,纺织场得到了稳定的资金流。万能蒸汽机为工厂输送动力,商业银行则为万能蒸汽机输送金钱,在资金与技术的双重推动下英国终于爆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人类资金大融合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投资银行的兴盛,以皮尔庞特·摩根为代表的投资银行家融合了每一个产业上下游的所有资金,打通了产业链上下游流动屏障。以投资银行为主体的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具有天然的资本运营能力,实现了资本的市场化流动及有效配置,并借此形成电气化时代的规模效应,推动经济结构优化。以规模经济为主体的电气化革命完成了。第三次人类资金大融合是20世纪中期兴起的风险投资,金融资金可以直接投资于人、投资于原创性项目,金融与人类智慧直接融合,激发创新、享受高收益。在信息时代,正是风险投资体系支撑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奠定了信息产业基础,对信息产业持续发展具有巨大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人类能不能有第四次资金大融合?即“碎片化”资金与小微企业的融合,这可能将是移动互联催生的金融新形态,是一场超现实的金融革命,从根本上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工业革命还是金融革命

英国工业革命早期使用的技术创新,大多数在之前早已有之。然而,技术革命既没有引发经济持续增长,也未导致工业革命。这是因为业已存在的技术发明缺乏大量及长期资金的资本土壤,不能使其从作坊阶段走向规模化的产业阶段[1]。因此,英国诸如钢铁、纺织、铁路等大规模工业的成熟发展必须经历一个等待的过程,当金融体系逐步完善、金融市场蓬勃发展后,工业革命也就随之发生。这就是“工业革命不得不等候金融革命”

约翰·希克斯说:“工业革命不得不等候金融革命。”从1688年光荣革命算起,到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英国缔造近代文明的顺序是这样的:政治革命、金融革命、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革命、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不是一般的生产力革命,而是以一场深刻的金融革命为标志的,它的最大成果就是国际信用体系的形成。

日暮南海

在英国,股票交易从1555年左右就开始了,由于1720年的“南海股票泡沫”事件导致金融市场混乱,英国议会(此时英格兰银行还不算是中央银行,只是为众多王室服务的金融机构之一)迅速出台了《泡沫法案》(The Bubble Act)限制公司股票的上市。该法案对于上市公司的要求过于严格,以至于英国的股票市场一直停滞不前,这一停就是130余年,直到1850年以后,英国股市才开始复苏。但是,就是在这段时间,大西洋彼岸的新大陆美国已经兴起了投资银行,J.P.摩根等人已经开始并购全世界。英国错失了成为资本主义金融中心的良机,给了美国后来居上的机会。

点亮世界的不是爱迪生

后人总结摩根的投资模式时发现,他并不是一个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的人,摩根及其祖先并不擅长击败对手。相反,摩根家族始终擅长另一种方式:与竞争对手联合,控制市场,获取最高利润——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投资银行业务——并购

创新再好,也要美刀

创新,就如同战争中第一个登上敌人城堡的英雄:先登城者,赏万户为侯。榜样的力量永远是无穷的,有了一马当先,就会有万马奔腾。硅谷微电子、半导体和信息产业群聚效应就是这么发生的,在风险投资的引导下,一个个小娃娃成长为巨人

为什么创新容易在小企业实现?大公司、大企业如同计划经济,难以实现优胜劣汰机制。现在的世界是它们创造的,打破自身藩篱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就算企业家有开天辟地的精神,但是失败的成本也太高;市场可以轻易淘汰一个没有前途的小企业,一个大企业内部却很难容忍革命性的创新项目失败。对新生公司来说却不是这样的,它们完全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完全是无知者无畏;决策一件事一个人或几个人说了就算;一旦成功有着无限回报,也就能拥有足够的激励。

人才是风险投资的真谛——投资于人,不投资于技术。风险投资人看重的要么是创业者的创造力,要么是拼搏进取的精神,要么是在某领域的商业天赋,一切归根结底都有且只有一个因素,那就是人。

“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分享的动力”

微信收款码
微信
支付宝收款码
支付宝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