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婴儿的认知与情感世界※
作者:马丽枝
第1章 婴儿的感知觉※
-研究者逐渐找到了有效破解婴儿神秘发展世界的钥匙,那就是“婴儿的注视偏好”和“习惯化和去习惯化”研究方法。
-采用“注视偏好”方法进行研究时,就是同时给婴儿呈现两个视觉刺激物,观察婴儿对刺激物的视觉反应,记录他们对每个刺激物的注视时间,如果发现他们对不同刺激物的注视时间不同,表现为对一个刺激物的注视时间明显长于或短于另一个刺激物,就表明他们存在视觉偏好,即注视时间更长的刺激物可能是他们更喜欢的。
-伴随着同一声音的多次呈现,婴儿的吮吸行为不再受到影响,即表现为吮吸频率又恢复到原来的基线频率,此时就表明婴儿已经习惯了这一声音刺激,不再对其感兴趣,由此所引起的定向反射逐渐减少并最终消失不再起作用,这就被称为习惯化。
-一种教育方法或是手段,如果总是重复使用,就会使儿童产生习惯化,习惯化的后果就是这种方法不再有效,甚至会产生更坏的结果。因为儿童对于习惯化的刺激,无非会有这样几种应对选择,一是消极适应,二是被迫逃离,三是消灭刺激源,无论是哪一种选择都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二 婴儿的基本感知觉※
-现在已经明确得以确认的事实是婴儿自出生后睁开眼睛就能够在光的作用下看到物体,但对于物体各种感觉属性不能做到精确的区分,因此婴儿的眼中世界明显不同于成人眼中的世界。虽然婴儿不能对物体具体属性做出精确区分,但对于物体大体轮廓是能够感觉到的,并在此基础上对物体做出区分
-在人体内除嗅觉信息不经过丘脑中转外,其他感觉信息必须经过丘脑的中转才能到达大脑内的相应感觉中枢产生感觉。
-婴儿不但能对周围不同成人的气味做出区分,而且表现出对母亲气味的偏爱。
三 婴儿感知觉的意义※
-尤其是通过痛觉,可以帮助婴儿知道哪些刺激是属于伤害性的刺激,进而帮助婴儿实现对伤害性刺激的躲避,提高其对环境的防御能力,增强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想法: 要让孩子知道疼,知道远离伤害。
四 婴儿感知觉能力的发展※
-为什么婴儿只有到6个月大时才表现出“认生”行为,因为只有此时他(她)才真正认识了身边的每一个人,在此之前所有人的模样都是一样的。
五 婴儿感知觉能力的建构※
-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智力正常,但由于其统合能力不足导致其智力水平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尤其是到了学龄期,在学习能力和性格上出现多种障碍,主要表现为心理成熟迟滞,注意能力差,语言表达不畅,情绪不良,自控能力差,缺乏自信,学习能力下降,不会和别人交往,人际关系差等等。现代化都市家庭中,感统失调的孩子比例非常高,其中有很多孩子为重度感统失调。
-在孩子出生后还要建立起良好的哺育行为,如不要让孩子总是静躺或静坐,要多摇抱孩子,以增加孩子的触觉感;不要因为溺爱孩子而不让其哭泣,哭可以增强婴儿的心肺功能,锻炼其口腔肌肉;不要总是让孩子独处,要多注视孩子,与其说话,多进行亲子互动,以促进其视觉、听觉的发展及统合。
-孩子每天更多的时候是一个人待在家里,陪伴他们的是电视、游戏机、电脑、手机、电动玩具等电子设备,孩子缺少与人的沟通与互动,同时也缺少与大自然的接触与互动。这种生活环境严重地限制了儿童与外界的接触,人为地剥夺了儿童对各种感觉信息的获得,导致儿童获取信息量不足,打破了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信息平衡,进而使各种感觉发展不良,出现感统失调。即便是生活在城镇及乡村中的婴儿,由于父母文化水平低,不懂得婴儿感知觉信息获得的重要性,也缺少主动为婴儿提供接触自然的机会,从而使婴儿也生活在一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因此,从小就为婴儿设置优良的环境,为他们提供接触自然的机会是多么的重要。父母应该主动带孩子走出房间,走出家门,带他们走进大自然
-大自然的各种环境、各种事物会给他们以各种刺激,会让他们的各种感官都动起来。在大自然的环境中,婴儿会看到湖光山色、旷野田园、花草树木、飞禽走兽,会听到流水潺潺、山风呼啸、鸟儿鸣唱、动物嘶叫;会抚摸植物体验不同的感受、会在水与泥沙中体验冷暖、会在微风吹拂下体验一丝爽意;会闻到花草的芬芳、泥土的清香;会品尝到野果的酸甜、草与叶的苦涩。所有这些信息的获得,不但让婴儿获得了体验,而且会使他们在多种刺激的作用下进行信息的整合,实现多感官的统合,达到对事物的综合认知。
-尊重儿童天性,减少过早的认知教育。儿童的天性是什么?就是爱动,喜欢玩,用专业术语来说就是喜欢游戏。现实生活中,儿童的这种天性有多少人清晰地认识到,又有多少人对其尊重和保护,现实的情况是不但认识到的人少之又少,而且还有意或无意地把儿童这种天性几乎剥夺殆尽,而剥夺儿童天性的罪魁祸首就是过早的认知教育。我们的家长不知是出于担心还是着急,就怕自己的孩子在各方面落后,因此就迫不及待地对孩子实施所谓的早期教育,因为他们都信奉一个道理,那就是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尽管他们不知道什么是起跑线,起跑线在哪,反正早做要比晚做好,因此就不顾孩子的天性和兴趣,不管孩子能否接受和喜欢,为他们准备了各种所谓“兴趣班”、“特长班”、“早教班”等,使孩子过早地接受认知教育。这种过早的认知教育,其危害是违背了孩子的天性,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围,加之过多的限制和过高的要求,很多时候使孩子难以完成任务,达不到要求,进而招致家长的批评和惩罚,使他们过早地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努力的愿望。同时,由于过早的认知教育活动完全挤占了儿童自由玩耍的时间,使他们的生活缺少游戏活动,缺少与人的沟通与互动,进而使他们在认知、情绪情感、意志、人格等方面都会出现问题,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尊重儿童天性,还孩子以游戏时间和空间,对促进他们的感知觉发展,实现感觉统合,避免感觉统合失调是无比重要的决定。因为,儿童在游戏过程中,可以接触到各种事物,认识各种事物特性,了解事物的各种功能,并通过在游戏活动中制定游戏规则、接受和改变游戏规则、解决矛盾与冲突等行为实现与他人的互动与沟通,这些对于儿童的认知、情绪、意志、人格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儿童在游戏活动中身心放松,感知觉活跃,这对促进他们的感知觉发展是任何事情都不能替代的。
-尊重儿童天性,减少过早的认知教育。儿童的天性是什么?就是爱动,喜欢玩,用专业术语来说就是喜欢游戏。现实生活中,儿童的这种天性有多少人清晰地认识到,又有多少人对其尊重和保护,现实的情况是不但认识到的人少之又少,而且还有意或无意地把儿童这种天性几乎剥夺殆尽,而剥夺儿童天性的罪魁祸首就是过早的认知教育。我们的家长不知是出于担心还是着急,就怕自己的孩子在各方面落后,因此就迫不及待地对孩子实施所谓的早期教育,因为他们都信奉一个道理,那就是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尽管他们不知道什么是起跑线,起跑线在哪,反正早做要比晚做好,因此就不顾孩子的天性和兴趣,不管孩子能否接受和喜欢,为他们准备了各种所谓“兴趣班”、“特长班”、“早教班”等,使孩子过早地接受认知教育。这种过早的认知教育,其危害是违背了孩子的天性,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围,加之过多的限制和过高的要求,很多时候使孩子难以完成任务,达不到要求,进而招致家长的批评和惩罚,使他们过早地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努力的愿望。同时,由于过早的认知教育活动完全挤占了儿童自由玩耍的时间,使他们的生活缺少游戏活动,缺少与人的沟通与互动,进而使他们在认知、情绪情感、意志、人格等方面都会出现问题,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尊重儿童天性,还孩子以游戏时间和空间,对促进他们的感知觉发展,实现感觉统合,避免感觉统合失调是无比重要的决定。因为,儿童在游戏过程中,可以接触到各种事物,认识各种事物特性,了解事物的各种功能,并通过在游戏活动中制定游戏规则、接受和改变游戏规则、解决矛盾与冲突等行为实现与他人的互动与沟通,这些对于儿童的认知、情绪、意志、人格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儿童在游戏活动中身心放松,感知觉活跃,这对促进他们的感知觉发展是任何事情都不能替代的。
想法: 增加沟通和互动,兴趣主导的学习和建立自主的努力(通过合理的奖励、鼓励机制)
第2章 婴儿的注意※
-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从定义中可以反映出来,即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
-指向性说明的是心理活动的具体活动方向,集中性说明的是心理活动在一定方向上活动的强度或紧张度。
-婴儿注意进行过程中,他们也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而不会因为他人的意愿而去关注某个事物或现象,即使到了婴儿后期,在成人的某种要求下,婴儿也会固执地坚持注意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而不惜违背成人的注意要求。其次,注意保持时间短。由于婴儿大脑兴奋的时间比较短,因此从生理层面就决定了婴儿对于刺激物的注意时间不会太长,加之婴儿的兴趣不稳定,受外部刺激的变化影响比较大,所以他们会经常变换注意对象,而这种变换更多的是一种被动变换。
-具体来说,新生儿对某种刺激的注意时间大约能维持几秒钟,以后随着发展,其注意保持时间会逐步延长,到3岁时,其注意保持时间能够达到10—15分钟,再长就很难做到了。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们与婴儿所进行的需要注意保持的活动,其时间长度不能超过15分钟,否则婴儿就会坚持不住,而出现注意转移。
-具体来说,新生儿对某种刺激的注意时间大约能维持几秒钟,以后随着发展,其注意保持时间会逐步延长,到3岁时,其注意保持时间能够达到10—15分钟,再长就很难做到了。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们与婴儿所进行的需要注意保持的活动,其时间长度不能超过15分钟,否则婴儿就会坚持不住,而出现注意转移。
想法: 某一项大人认为有趣的活动,也最好不要超过15分钟,否则注意力降低,效果打折
二 婴儿注意的意义※
-婴儿出生后,大脑还有很长一段时间需要去发展,功能需要去完善,而这一过程的实现是在外界环境刺激的不断作用下完成的,如果没有环境的刺激,或是婴儿不能获取环境刺激,大脑就得不到发展和完善。脑功能不完善的表现就是各功能区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实现对相应刺激的反应,从而不能为某种认知活动提供相应内容,致使认知活动发展不良,严重影响个体的心理发展。
想法: 多互动,多刺激,引起注意。
-婴儿刚出生时,不具备独自生存的能力,其生存和发展完全依靠成人提供的帮助,因此,与人有关的环境刺激往往会得到婴儿的优先注意,比如人的声音、人的表情,人的行动等,尤其是与母亲有关的这些刺激更是如此。这种对社会性刺激的优先选择,可以很好地得到成人的回应,使成人和婴儿建立起良好的社会互动,从而为其生存提供各种条件。
三 婴儿注意能力的发展※
-由新生儿期过渡到乳儿期,此时婴儿的睡眠时间开始减少,觉醒的时间开始逐步延长,由刚开始的10—30分钟,能够延长到1—1.5个小时,等到婴儿4个月时,开始出现昼夜之间有规律的睡眠和觉醒的转换,此时婴儿白天有大部分的时间处于觉醒状态,除了吃东西以外,就是进行玩耍,在玩耍的过程中,婴儿对各种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无不有注意的伴随。
想法: 4个月开始白天精神了,增多互动,4个月前需要睡觉,少打扰人家睡觉。
-新生儿时期,他们所接触的刺激比较少,其中最常接触也是最熟悉的刺激就是与母亲有关的信息,包括母亲的声音、气味、面孔等,所以新生儿每次吃奶的时候都会紧紧地盯着母亲的面孔,也许这是他们最适宜注意的对象。
想法: 解释了为什么吃奶的时候眼睛往上看,睁的大大的
-婴儿学会翻身之后,他们所看到的世界与只能仰躺着时看到的世界明显不同;会坐之后与俯卧时看到的世界又不同;站立起来会走之后,所接触的世界更加不同;从不会抓握物体到能够抓握物体,再到对物体的把玩和操作,实现对物体的远观到近距离的观察。以上这些变化最主要的就是婴儿的感知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而每一样事物或事物特征都会成为他们注意的对象,引发他们采用更多的感官通道去对事物进行感知和探索。注意内容的增多,说明他们的注意范围逐步扩大,可以应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并在其中选择相应信息加以反应。
想法: 不要担心婴儿把各种奇怪的东西变成玩具,抓起来、放到嘴里去尝味道…这是他们感知世界的方式。
-兴趣在婴儿注意稳定性的发展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对我们培养婴儿良好的注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想法: 兴趣应该是第一位的。
四 婴儿注意能力的建构※
-婴儿前期以无意注意为主,此时婴儿主要表现为对周围新鲜刺激的注意指向,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环境营造,为婴儿多提供一些他们所能接受的新鲜刺激,以视觉和听觉刺激为主,并安排不同方位呈现,以此来训练婴儿的注意指向能力。同时,此时婴儿的注意保持时间比较短,注意的稳定性差,因此可以通过刺激物的多种变化,以吸引婴儿的注意,以此来训练婴儿的注意集中能力。婴儿后期开始建立起有意注意能力,婴儿可以根据活动任务要求,有意识地把注意指向某种刺激物并在上面加以集中。此时,可以通过安排一些婴儿能够接受并能执行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布置一些任务让婴儿去完成,以此来训练婴儿的有意注意能力。因为,婴儿在完成活动过程中,始终都要有目的地把注意指向并集中在活动上面,从而做出合适的行为,并实现行为动作之间的有效衔接,其间可能还会因为某种干扰和阻碍影响活动的进行,这就需要婴儿付出意志努力去排除影响,继续活动,这样就使他们的有意注意能力得到有效的训练。
-由于注意是伴随其他认知活动而存在的,因此训练婴儿养成良好的注意习惯,可以通过训练婴儿养成良好的认知习惯入手,已达到注意习惯养成的目的。婴儿最初的认知性活动就是操作性游戏活动,通过此类活动实现对各种事物及其特征和功能的认识,完成此功能的载体就是各种玩具及拼图等。有些婴儿在游戏过程中会表现出某些不良行为,比如不能相对较长时间玩一种玩具,丢了这个捡那个,经常把不同类玩具乱丢在一起,而且很快会失去对玩具的兴趣。这些表现表明婴儿不能有效地将注意进行集中,缺乏良好的游戏习惯。因此,我们在婴儿游戏时要尽量陪伴,并通过协助与指导婴儿的游戏行为,以此来帮助婴儿尽量长时间地去玩一种玩具,并在一种游戏结束后,对玩具进行合理放置,不要胡乱丢弃,慢慢就会帮助婴儿养成一种良好的游戏习惯。到婴儿后期,婴儿可以主动地去看图画书、动画片、听讲故事等,在他们做这些活动时,我们要让他们具有合适的坐姿,以便养成良好的用眼和用耳习惯,同时手里不要再有其他的分心刺激物,最重要的是不要让这些活动和某种不相关的活动一起进行,比如一边吃饭一边看图画书或电视,一边进行游戏一边听故事,这都不利于婴儿良好注意习惯的养成。我们要他们养成一种一定时间内只做一件事的习惯,这样才能使他们在单位时间内把注意专注于一个事件,从而养成良好的注意习惯。
-针对注意的品质入手,使婴儿从小就拥有良好的注意品质。针对注意广度方面,可以同时给婴儿呈现不同数目的刺激,比如小圆点、图形、数字、实物等,每次呈现时使刺激物的数目逐步增加,并让婴儿点数有多少个刺激,这样随着刺激数目的增加,婴儿就会随着训练的深入,逐步使自己注意的广度得以扩大。针对注意稳定性方面,可以采用成人和婴儿一起游戏的方式来进行,游戏的名称可以叫作“看谁坚持的时间长”。此种游戏可以随时随地来进行,比如共同选择一个目标,比一比看谁注视的时间长;一起坐在桌前,比一比看谁坐的时间长;一起玩一个玩具,比一比看谁玩的时间长;共同画一样东西,比一比看谁画的多等等,通过这些方式主要是训练婴儿的坚持性,坚持性有了,注意的稳定性自然就会增强。针对注意分配方面,可以结合早期阅读来进行,找到一本婴儿喜欢的图画书,让婴儿一边翻看,一边听成人的讲解,并不时地对婴儿进行提问,以检测婴儿是否看到和听到相关信息,二者是否同步进行。也可使用需要手眼配合、双手配合或手脚配合的游戏活动,训练婴儿多感官注意分配使用的能力。针对注意转移方面,可以采用“找不同”或“找相同”的游戏来进行,给婴儿呈现两幅图画,图画内容都是婴儿经常接触的事物,让婴儿在两幅图画中找出都有哪些不同或相同来,以此训练婴儿在任务要求下在两幅图画间的注意转移。
-婴儿对于刚刚接触的陌生世界,可以说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我们就要利用这种好奇,带领婴儿去接触更多的新颖的刺激,以激发起他们对各种事物的兴趣。最简单也是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婴儿走进大自然的怀抱
-婴儿在成长过程中,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兴趣,这些兴趣本身并没有什么好坏之分,只要其不影响婴儿的正常发展,就应该得到成人的充分尊重,使这种兴趣保持下去。一个人只有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才会体验到快乐,并能够在此过程中保持稳定高效的注意。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善于观察,准确把握婴儿的兴趣所在,对于他们的兴趣不要因为某种成人的想法而不予认可,甚至粗暴地干涉,这样不但会损伤婴儿的兴趣,而且不利于注意的培养
-我们要随时注意到婴儿兴趣的转变,并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引导婴儿兴趣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帮助婴儿营造一种兴趣自然过渡,有效衔接的生活环境,使婴儿可以比较自然顺畅地实现兴趣的转移,这样才能有效地利用婴儿先前的兴趣优势,使之在后续的兴趣活动中,同样具有良好的注意表现。
想法: 过渡,衔接
第3章 婴儿的记忆※
-长时记忆是指对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存储的记忆,凡是信息存储超过1分钟以上的都可以称为长时记忆,信息存储容量可以说是无限的,信息编码有多种形式,但最主要的是言语编码和表象编码。
想法: 短时记忆有容量,通过深度加工后的长时记忆,容量几乎是无限的,如果好的将短时记忆进行深度加工?
二 婴儿记忆的意义※
-人通过感知觉活动与外界接触,并把信息反映到人脑当中,只有经过记忆才能使这些信息加以保留,而这些保留的信息对后继的想象与思维活动的进行,起着支撑与促进作用,因此,记忆与其他心理活动是相辅相成,互不可分的关系。
-一切智慧的根源都在于记忆,记忆是整个心理生活的基本条件。”这一论断早在婴儿阶段就非常明显地体现出来。
-母亲作为婴儿生活中的重要他人,从一开始就得到婴儿的注意和辨识,让他们牢牢记住的就是母亲的面孔,因为只有这张面孔的出现,才能给他们带来食物、带来爱抚和温暖。因此,每当婴儿依偎在母亲的怀抱吃奶的时候,眼睛总是紧盯着母亲的面孔进行注视,几乎一刻也不离开,这也许就是婴儿与人类最初的社会性联结。
四 婴儿记忆能力的建构※
-无意识记的事实对于我们建构婴儿的记忆具有很大的启示,那就是可以利用无意识记,来建构婴儿的记忆。比如在家里要营造一种具有丰富刺激的环境,比如墙壁的色彩、图案要丰富,提供多样的玩具,成人与婴儿要有动作、表情及言语的经常互动等;同时,要多带婴儿外出,为婴儿创造接触更为丰富自然刺激的机会,在这一过程中不需要成人有意地去做什么,只要我们把婴儿带到某种环境中,让婴儿自己去看、去听、去触摸、去闻、去尝,这些经历就会成为他们识记的源泉,就会成为建构他们记忆的触发器。
-有意识记是指具有明确识记目的,需要付出意志努力,并采用某种方法进行的识记。对于婴儿来说,虽然很难做到这一点,但我们可以利用婴儿对于外界事物的好奇心,喜欢探索的特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进行有意识记活动。比如,在婴儿接触到某种新的事物时,可以用语言对其进行命名,并配以动作指点,使婴儿能够把刺激与语言及动作进行联合,随着婴儿语言的发展,婴儿每当再接触到过去的事物或新的事物,他们就会开始试图自己去对事物进行命名,建立起有意识记的倾向。到了婴儿后期,婴儿的语言能力已经比较完善,此时就可以引导他们去识记一些图形、数字、抽象的符号等,但绝不能出于某种目的,对婴儿的识记活动提出过高的要求,甚至规定任务,强迫婴儿去识记。这样做不但不符合婴儿记忆发展的规律,而且会损伤婴儿的正常记忆发展,使他们过早地丧失记忆的兴趣和信心
-建构婴儿的记忆,不能采用正规的认知教育的方式来进行,因为婴儿还不具备接受正规认知教育的能力,因此这种方式是他们难以接受的,同时也是他们不喜欢的。婴儿的天性是喜欢游戏,因此建构婴儿的记忆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来进行,游戏的方式不但被婴儿喜欢,而且不会给婴儿带来记忆的负担。比如物品匹配游戏,就是给婴儿提供很多物品,其中很多物品是可以匹配在一起的,然后引导婴儿自己去匹配,这样就能够训练婴儿对各种物品特征的记忆,并以此为基础建构起物品之间的联系;再比如命名游戏活动,给婴儿出示某个物品,然后说出某个词,引发婴儿说出其他的与该物品有关的词,通过不断更换新词,激发婴儿说出更多的词,从而使婴儿建构起对同一事物的多种语词联系。类似的游戏还有很多,只要能引起婴儿的兴趣,使他们乐于参与其中,就可以拿来使用建构婴儿的记忆。
-帮助婴儿建构记忆,一定要以婴儿的兴趣为核心,决不能以成人的兴趣为核心,那就是婴儿喜欢记什么就让他们记什么,而不是成人认为该记什么而让婴儿去记什么。
第4章 婴儿的思维※
-婴儿对自己喝奶的奶瓶,经过多次后就会建立起符号表征,即奶瓶代表食物,看见奶瓶就等于看见食物,此时是两种具体刺激物之间的关联
-婴儿不会像成人一样在具体操作之前事先计划好,然后按照思维的步骤进行操作,他们是在行动中进行思考的,动作走到哪,思维就跟到哪,动作停了,思维也就停了,因此,婴儿的思维是典型的动作思维。
-到18个月时,婴儿已经能够摆脱先前那种不能分清主客体,不能意识到自己的自我中心化现象。2岁时,婴儿思维的自我中心性表现为,他们不知道他人和自己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观点存在,不能站在客体或他人的角度来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而总是以自己的想法和态度作为衡量事物的标准,并来代替别人的想法和态度。
二 婴儿思维的意义※
-在婴儿初期,思维作用的发挥体现为对感官获取信息的解释,以及对操作行为的反复调整,通过解释实现对事物的概括,通过调整实现对行为的修正。在婴儿后期,思维作用的发挥体现为对言语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对行为的主动选择和控制
-婴儿的创造力表现为丰富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力渗透在婴儿的各种活动当中。比如婴儿的涂鸦活动,虽然很多时候我们看不出他们画的是什么,但婴儿绝不是在胡乱地画,在其脑中是有某种主题存在的,正是根据主题的构思,婴儿对脑中的表象进行选择加工并在纸上加以呈现,只不过这种呈现方式不是按照我们成人的惯有认识来进行,具有更大的随意性、自由行和开放性,也正是由于这些特点的存在,才更好地证明了婴儿的丰富想象力
想法: 涂鸦这个可以玩玩。有趣。
三 婴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个体思维的发展也是遵循由动作思维到形象思维再到抽象思维的发展顺序。
-针对此种发问,只要成人给予回答就可以了,至于回答的是不是准确,婴儿并不关心,因为他们所要的就是一种回答,而不是一种答案。大约从3岁开始,婴儿的发问形式出现变化,即从是什么的问题转变为为什么的问题。此时婴儿不再满足于得到了回答,而会就回答的内容进行追问为什么,而且会一直穷追不舍,有时弄得成人也是无从回答,以至于根本不答甚至生硬制止。从婴儿发问形式的转变,我们可以看出婴儿思维内容的发展就是从对事物的表面属性向事物的内部属性来前进的,并逐步接近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
-婴儿最先建立起来的是客体永久性概念,此时婴儿知道客体是独立存在的,客体拥有不同的属性,他们的存在不以自己是否与之互动为条件。客体永久性概念的建立标志着婴儿已经能够将客观事物进行内化,开始出现符号化表征。
-由于思维发展的不成熟,他们在解决问题时不能像成人一样先计划好行动的步骤,然后按照计划好的步骤去执行,而是在行动中不断地尝试错误,不断地修正行动手段,最终达到目的,使问题得以解决。婴儿做不到根据对问题的提前计划和分析,实现对问题的顿悟而后才开始着手解决问题,这需要思维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才能逐步得以实现。
想法: 要给孩子足够的犯错的机会,错误意味着成长。
四 婴儿思维能力的建构※
-应该为婴儿提供更多接触事物的机会,只有接触更多的事物,婴儿才能获得更多事物属性的反应,然后才能利用这些属性去对事物加以识别,如果一个婴儿每天都生活在环境相对单一封闭的环境中,什么事物都接触不到,怎么会有对客观事物的反应,又何谈概念的建立。其次,要帮助婴儿对事物属性进行准确识别和区分。事物的属性包括非本质属性和本质属性,非本质属性由于表现在外,容易被婴儿所获得,因此很多时候,婴儿喜欢根据这些非本质属性对事物进行概括而形成概念。本质属性隐含在事物内部,需要利用经验去加以抽取,而这往往是婴儿难以做到的,因此,成人应该随时随地对此进行帮助,比如进行两种事物的对比,通过对比使婴儿知道什么是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什么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并引导其学会利用本质属性对事物进行概括。最后,要采取措施帮助婴儿在概念之间建立联系。婴儿最初所获得的概念在脑中都是孤立存在的,彼此间没有更多的联系,这时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活动,让婴儿在活动中去使用所获得的概念,并通过活动过程的安排,使婴儿能够实现概念间的联合使用,这样随着活动的深入和经常开展,慢慢就会帮助婴儿实现概念之间的联系,使脑中的概念形成概念体系。
-其思维活动主要借助于动作和表象来进行,等到语言发展起来后,语言就成为其思维活动的主要工具。
-因此培养婴儿的语言能力也主要是从培养口语能力入手。首先,要让婴儿多听。多听就是多听人类的语言,婴儿的语言发生绝不是在其张口说话的一瞬间来实现的,在此之前是有充分积累的,等到语言发音器官功能成熟才表现出来。积累的就是婴儿听来的人类语言刺激,正是由于语言刺激的作用,婴儿才能不断积累语言经验,进而促使语言的产生,如果婴儿始终听不到人类语言,其永远也不可能获得语言能力。这就要求婴儿的主要抚养者,尤其是母亲,一定要多对孩子说话,即时他们还听不懂,只要说了,婴儿就会听到,听到就会发生作用,千万不要有他们什么也听不懂,说了也没用的想法,这样非常不利于婴儿语言的发展。其次,要让婴儿多说。语言的功用就是为了表达,通过表达实现沟通交流,因此,待婴儿会说话之后,我们应该多与孩子说话,通过我们的语言刺激来促使婴儿语言的表达,只有说得多,婴儿语言才能发展得快,表达才能更清楚。在此过程中可以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来进行,也可以采用让婴儿独自表达的方式来进行,无论是哪种方式都是对婴儿口语表达能力的一种训练,同时通过对婴儿正确表达的强化,对错误表达的纠正,逐渐培养起婴儿流利的口语表达能力。语言表达得清楚,就表明内部思维逻辑的清晰,这样每次说话的时候,婴儿都力争去进行清晰的表达,其前提就是对表达内容的事先组织和安排,进而促进其思维逻辑性的发展。
-首先,要培养婴儿对事物的观察兴趣。婴儿对周围事物是否感兴趣,在其认知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只有感兴趣了,婴儿才会对事物进行反应和观察,否则,婴儿不会对事物产生反应和观察。这种兴趣很多时候是出于婴儿先天好奇心的驱使,但更主要的是在于成人的培养和引导,尤其是对那些先天缺乏主动性,不喜欢对周围环境进行探究的婴儿显得更为重要。婴儿的观察兴趣来源于对周围环境矛盾性的发现,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经常让孩子接触新的环境和新的事物,使他们处于矛盾当中,这样就会激发婴儿去对周围事物的观察,以便获取信息适应环境。另外,通过成人的示范或是语言引导,也可以促使婴儿把知觉活动指向某种刺激物,进而帮助婴儿产生观察的兴趣。其次,要教会婴儿如何观察。婴儿对事物的观察很多时候还是受兴趣影响,感兴趣的可能观察得更加认真仔细,不感兴趣的可能很快就会放弃,缺乏明确的目的性,这时就需要成人耐心的帮助,以协助婴儿很好地组织自己的知觉活动,使观察活动能够持续下去。另外,由于婴儿的知识经验相对较少,对事物观察时可能不准确、不全面,这时需要成人利用自己的经验对婴儿的观察活动进行引导,同时利用语言进行讲解,以辅助婴儿对事物进行更深入的观察,获取更准确全面的信息。
-首先,要培养婴儿对事物的观察兴趣。婴儿对周围事物是否感兴趣,在其认知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只有感兴趣了,婴儿才会对事物进行反应和观察,否则,婴儿不会对事物产生反应和观察。这种兴趣很多时候是出于婴儿先天好奇心的驱使,但更主要的是在于成人的培养和引导,尤其是对那些先天缺乏主动性,不喜欢对周围环境进行探究的婴儿显得更为重要。婴儿的观察兴趣来源于对周围环境矛盾性的发现,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经常让孩子接触新的环境和新的事物,使他们处于矛盾当中,这样就会激发婴儿去对周围事物的观察,以便获取信息适应环境。另外,通过成人的示范或是语言引导,也可以促使婴儿把知觉活动指向某种刺激物,进而帮助婴儿产生观察的兴趣。其次,要教会婴儿如何观察。婴儿对事物的观察很多时候还是受兴趣影响,感兴趣的可能观察得更加认真仔细,不感兴趣的可能很快就会放弃,缺乏明确的目的性,这时就需要成人耐心的帮助,以协助婴儿很好地组织自己的知觉活动,使观察活动能够持续下去。另外,由于婴儿的知识经验相对较少,对事物观察时可能不准确、不全面,这时需要成人利用自己的经验对婴儿的观察活动进行引导,同时利用语言进行讲解,以辅助婴儿对事物进行更深入的观察,获取更准确全面的信息。
想法: 兴趣为基础,合理的引导。
-一个人是否喜欢问问题,是否能问出有价值的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其聪明的程度
-婴儿能够提出问题,就表明他们对事物进行了观察,而且发现了矛盾,并经过自己的思考而后才以某种问题提出来,这一连串的过程都离不开思维的参与,同时也是对思维的一种锻炼。
想法: 婴儿的每一个问题,都需要认真的回答
-生活中,当新的事物出现或新的事件发生,婴儿不知如何应对时,成人应进行积极的引导,比如问他们这是什么呀?为什么会这样呢?
想法: 引导其学会问问题的习惯
-婴儿由于知识经验少,对事物认识得比较肤浅,因此有时他们提出的问题非常简单和幼稚,此时成人可能会认为这些问题不值得回答甚至不屑于回答,所以对婴儿的提问不予回应甚至假装听不见。另外,婴儿也正是由于知识经验少,所以有时他们的问题很少受常规思维的束缚,具有很大的开放性,表现为所提的问题五花八门、千奇百怪,有些问题甚至连成人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因此很多时候就会招到成人的制止甚至训斥,更不用说去回答了。以上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如果总是这样面对婴儿的提问,不但会使婴儿的认知受阻,而且会严重损伤婴儿问问题的热情,这非常不利于婴儿思维的发展。面对婴儿的提问,一是要做到耐心倾听,二是要做到认真回答,即使是自己回答不了的,也要做到合理解释。
-婴儿后期的绘画活动,有时候婴儿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意地乱涂乱画,而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这时成人就可以帮助婴儿确立主题,并帮助他们进行构思,提供所需的素材,在此基础上让婴儿展开想象活动来进行绘画活动,通过这样的启发就会培养起婴儿善于想象的习惯。
-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先天的,需要后天的训练和培养,尤其是从婴儿期就要抓起。首先,要养成婴儿自己事情自己做的习惯。随着婴儿生理的成熟,动作技能的提高,很多有关他们自己的事情都可以自己完成了,此时就要大胆放手让婴儿自己去做
-要锻炼婴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凡是问题的解决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需要付出很大努力才能完成,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坚持性。只有通过不断地解决问题,思维才能够更加灵活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如果总是回避问题,或是遇到问题不加思考就求助别人的帮助,那么问题解决的能力就永远也得不到提高。因此,在生活中,每当婴儿遇到问题不能解决时,成人千万不要就直接帮助其解决,而是要让他们自己先去尝试解决,并且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进行,即使最后他们真的不能解决,也不要完全包办代替完成,而是协助其来完成。对于那些一遇到问题一点也不付出努力就求助于成人的婴儿,一定要加以制止,不能让其养成坐享其成的坏毛病,这样对于婴儿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一点好处都没有,要坚决避免
第5章 婴儿的科学探究※
-科学知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真理,科学具有开放性。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究不断深入,所得出的研究结论会不断接近自然界客观存在的真理,但也许永远不是真理本身。科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是一个不断的否定自我、修正自我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探寻真理的过程。也就是说科学知识的真理性不仅体现在结论上,更体现在过程中。
想法: 说的真好,想起了所谓的“归因”
二 婴儿科学探究的特点※
-要给予婴儿支持和帮助,给婴儿创设一个宽松的安全的自由探索环境,不断地支持引领孩子践行科学探究的方法,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孩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素养。
想法: 一些大人看起来大为光火的行为,却是婴儿在探究这个世界,如上文讲的,扔东西观察现象。
-在实际观察中我们还会发现婴儿认识事物具有很强的直接经验性。如苹果好吃是因为它红,树叶秋天落了是因为冷等等。婴儿不能客观地解释自然事物和现象,往往从主观意愿出发,或赋予万物以灵性。如大树晚上不回家是因为没有脚,树皮裂口了也会疼等。婴儿总是用“儿童独特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及其关系,婴儿对事物的认识不能抓住本质特征,对事物及其关系的认识和解释只是依据具体接触到的表面现象来进行。婴儿对事物的认识直接受其原有经验的影响。婴儿在探索和认识事物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合乎成人逻辑的想法和做法,在婴儿已有经验和认知结构上却是极其合理的,合乎其“自身的逻辑”。如玩具娃娃充电才能说话,自己也需要充电。汽车用钥匙才能打火启动,自己也需要用钥匙启动等等。婴儿认识事物的这一特点是由他们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所派生出来的,婴儿在认知发展上的这种局限性决定了他们无法获得客观的认识,他们获得的往往是经验层次的科学概念,是他们感知、操作、发现的结果。
三 婴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它不稳定也不持久,还难以直接转化为一种探究行为,它仅是探究行为的一种唤醒剂,真正诱发探究行为的是更深层更稳定的兴趣、求知欲。成人的支持引导可以更好地保护婴儿的好奇心,培养其稳定的兴趣,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如儿童都很喜欢恐龙,最初可能是被恐龙奇异的形态所吸引,产生了一种注意、关注的反应倾向,这时,成人如果能给儿童提供适宜的有效的支持,如给儿童提供相关的图书、模型等资料,和儿童一起观看影视资料,和儿童一起谈谈相关的话题等等,儿童就会建立起较为稳定的兴趣,喜欢玩和恐龙相关的游戏,喜欢谈论恐龙等等,这种喜欢随着孩子知识经验不断的积累就会转化为一种强烈的求知欲,如思考有关恐龙的问题,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经验体系,诱发更为主动和深入的探究恐龙的行为,获得新的发现。所以,好奇心——兴趣——求知欲的发展是一个递进的过程,成人要引领孩子的发展,一个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强烈的求知欲的孩子一定能跟得上时代发展的节奏。对于婴儿而言,我们首先就从保护和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入手。
-首先在与婴儿互动的过程中成人要让自己保持一颗“童心”,婴儿都有一颗敏感的心灵,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对善于聆听的耳朵,成人要努力与婴儿同步,用孩子的心灵去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美丽,用孩子的眼睛去发现万事万物的多姿与多彩,用孩子的耳朵去聆听大自然的灵动与韵律,成人是孩子最好的学习者与支持者,开启孩子智慧的大门就可以从“童心”碰撞“童心”开始。
-对于成人而言一定要能正确解读和对待孩子的这些无厘头行为。成人要学会透过孩子的行为去理解引发孩子行为的动机,对于婴儿而言,他们往往还不会故意搞破坏,之所以有诸多不适当的行为都源于他们强烈的好奇心,换言之越是淘气的孩子,好奇心越强,就越聪明。
-有些“破坏”行为可以替代,如孩子特别喜欢玩家里厨房里的一些材料和工具,就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替代物品和材料,满足孩子的需要。有些“破坏”行为要制止,但要肯定孩子的想法。如一些贵重的电子产品,或者对孩子可能存在危险的物品,是不能允许孩子随意摆弄的,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建立起明确的规则,让他有物权概念,有些物品是不允许他随便触碰的,那是妈妈爸爸的,这种规则意识的建立也有利于今后孩子与他人和社会互动。
-作为成人一定要耐心倾听孩子的问题,我们鼓励的、欣喜的态度会让孩子感受到一种支持和肯定,会让孩子对周围的世界充满探索的热情。还要正确解答孩子的提问,孩子的问题是他们打开认识世界的钥匙,成人可以采取科学的、智慧的方式,以孩子的问题为契机引领孩子认知的发展,丰富孩子的知识经验。如对孩子能理解的问题可以直接告诉他正确答案,可以和孩子一起观察、分析、思考,共同提升孩子的认知经验,可以激励孩子自己尝试着给出他关注问题的答案,可以和孩子一起查找资料,共同找寻问题的答案等等。
-观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不仅能提高感觉器官的机能,还可以锻炼大脑皮层,儿童在丰富感性知识并进一步形成概念的过程中,逐步学会比较、分析、综合、概括,从而促使思维能力的发展。观察打开了婴儿认识世界的大门,在日常生活中,成人要让婴儿有更多的接触自然万物,亲近大自然的机会,让孩子自然地打开所有的感觉通道。还要针对孩子认知发展特点有准备地引领孩子参与观察活动,丰富孩子的感知经验。
-我们应该为婴儿提供实物和环境,让婴儿自己动手操作,通过摸、看、闻、尝、听、抓、举、扔、捏、切等来了解事物的各种特性,获得感性资料,在此过程中婴儿对科学现象有了直观的认识,经历了真正的探索过程。婴儿在操作物体,尝试改变物体的过程中,会经历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能极大地满足婴儿探索未知世界的愿望。
四 婴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建构※
-婴儿的学习与发展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也就是婴儿不是被教会的,而是他自己学会的,这是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朴素的理解
-建构主义理论的先驱皮亚杰认为:学习能否加速儿童认知发展,其关键在于学习活动是成人教导下儿童被动地学习知识,还是儿童在其生活情境中自行探索主动学到知识。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增加儿童的知识,而是设置充满智慧刺激的环境,让儿童自行探索,主动学到知识。
-皮亚杰认为,每次过早地教给儿童一些他自己日后能够发现的东西,这样会使他不能有所创造,结果也不能对这种东西有真正的理解。他指出“童年期是一个人最精彩、最具创造力的时期”。因此,成人的责任就是创设情境,提供材料,让婴儿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自由操作、实验、观察、思考,自己认识事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自己的认知经验。
-因此在婴儿认知发展过程中,成人要善于根据儿童已有认识,创设有利于他们意义建构的、真实的问题情境,如让婴儿与自然充分互动,提供真实的操作材料,创设类似真实的学习情境等。在真实的情境中婴儿才能进行自主探究,通过自主参与获得知识,才能掌握认识自然所需要的探究能力,进而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
想法: 说大白话就是不能看PPT学习,不能只靠死记硬背,要动手,要设定简单直白的任务。
-个体要想超越自己的学习状态,看到那些不同于自己的认识、理解,看到多样的建构途径,就必须通过合作学习,展开充分的交流、讨论,发展不是被动接受的结果,而是孩子在交流、合作、互动过程中主动成长的结果。儿童与同伴间的相互合作与交流不仅有助于深化其对于科学的认识,更有助于对科学探究活动所必需的科学精神、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想法: 有好的玩伴的重要性,这个咱家不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引领孩子的发展应以探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目标。这一观点具有极强的前瞻性与时代性,如今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社会的变化日新月异,知识呈爆炸式的发展态势。如何引领孩子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就是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唯有增强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孩子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奉献于社会发展。创新、探究的本质就是变化,因此引领孩子的发展目标也一定是动态的、变化的、多元的。
想法: 灵活是最重要的特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引领孩子的发展应以探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目标。这一观点具有极强的前瞻性与时代性,如今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社会的变化日新月异,知识呈爆炸式的发展态势。如何引领孩子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就是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唯有增强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孩子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奉献于社会发展。创新、探究的本质就是变化,因此引领孩子的发展目标也一定是动态的、变化的、多元的。
想法: 创新力才更重要,不是会背“唐诗”
-家长应关注日常生活中婴儿的探究行为及婴儿探究精神探究能力的培养。首先家长应创造机会让婴儿回归自然,让婴儿充分接触自然。大自然是人类智慧的源泉,人本身就是大自然进化的结果,融入大自然人才能找到生命的本源,人类所有的发明创造都能在大自然中找到原型,离开了自然人就失去了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应带孩子回归自然,让大自然去开启婴儿智慧的大门。如在大自然中,孩子感受着空气的清新、感受着太阳光的温暖、感受着花的芳香、树的绿意、感受着自然万物的千姿百态,在与自然互动的过程中,孩子观察到四季的变化,观察到一些自然现象和规律,探究思考着这些现象。在进一步的操作活动中,婴儿获得了更为丰富的物理经验和逻辑数理经验,认知经验更为丰富,这些认知经验的获得都是与自然互动的结果,让婴儿回归自然是开启其智慧的前提。
-父母的态度与行为直接影响到孩子科学素养的形成,如父母对孩子的探索行为不理解,不能给予有效的支持,甚至经常是限制和制止,孩子的探索就会缩手畏脚,我们限制了孩子的手脚,也就限制了孩子的思维,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尊重孩子的选择,要尽量为孩子提供一些低结构的材料,这些材料操作和想象的空间更大,更能诱发孩子的探索行为,如纸壳箱子、小木棒、绳子、瓶子、沙石土等等。还有父母可以适当参与孩子的探索活动,父母的参与是对孩子行为最好的支持,能提升孩子探索的兴趣,推进孩子的探索行为,增强孩子克服探索过程中逾越障碍的勇气。再有鼓励婴儿同伴之间积极互动,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引领孩子发展的最佳教育策略是找到其最近发展区,而同伴之间的交往和接触能更容易找到彼此的最近发展区。往往同龄的孩子发展快的就是发展慢的孩子的最近发展区,某个领域发展快的孩子就是那个领域发展慢的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年龄稍大点的孩子就是年龄稍小点的孩子的最近发展区,所以他们之间有相互合作发展的需要和可能。家长要给孩子创设同伴交往的机会,鼓励孩子和同伴积极互动和交流。
第6章 婴儿的语言※
-啼哭是婴儿最初的与成人交往的有效符号,新生儿就已经学会了用不同的哭声表达不同的感受和诉求,吸引成人的注意和回应。比如饥饿时焦急的哭声,疼痛时尖锐的哭声,冷热或不舒服时哼哼唧唧的哭声,吸引成人关注时断断续续的哭声等等,就已经具备了言语交际的最初形式。
想法: 婴儿啼哭有固定的模式(有固定的诉求)
-语言能力的提高,能够使儿童表达得准确和适切,可以有效帮助他们解决纷争,尝试用语言说服同伴,通过商量、轮流和退让,积累社会交往的经验。
-婴儿早期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就很好地促进智力的发展。婴儿的阅读活动主要凭借图画、图片、符号来理解故事内容和故事情节,在认识观察图画、符号的基础上,婴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展开联想和理解,可以很好地发展婴儿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
二 婴儿语言的获得与学习※
-婴儿从出生的那一刻就在与成人不断的交往中发展自己,语言是重要的交往媒介,也是婴儿与成人交往互动的结果。婴儿在与成人的交往中产生了语言表达的需要,也锻炼了语言表达的能力。游戏对婴儿来说是最早的、最基本的、最愉快的与外界互动的方式,婴儿最初就是通过游戏的方式探知周围的世界,语言活动既可以成为婴儿游戏的内容,也是婴儿开展游戏的重要支撑。如婴儿早期的发音游戏,在口语萌芽之前婴儿不断地进行简单音节和连续音节的发音练习,似乎在为开口说话做发音器官协调工作的准备,婴儿就是通过游戏的方式开始了语言学习的旅程。
四 婴儿语言能力的建构※
-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的核心是语言交往能力的成长,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要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创设支持性的语言教育环境
-前言语时期婴儿语言能力的建构(0—1岁)。在此阶段,婴儿语言能力发展的核心是语音能力,即感受语音,发出语音,言语交际。因此成人要着力培养婴儿的语音能力及最初的言语交际能力。首先要给婴儿感受语音的机会,新生儿时期就要让孩子倾听各种声音,如好听的音乐,儿童歌曲,电视节目的声音,生活中的声音,大自然的各种声音等。当然要注意声音刺激的适宜,以乐音为主。同时还要让孩子感受语音的刺激,妈妈要经常与婴儿对话,让孩子去分辨语言、声音、不同语言的区别,对声音刺激敏感。其次在让婴儿感受声音的基础上,还要用鼓励、强化等方式诱导婴儿进行发音的练习,鼓励婴儿发音,促进大脑语言中枢的成熟,协调发音器官的工作。在进行语音练习时,要注意建立语音和实体的联系,即让语音和动作、实物、情景同时呈现,让婴儿感知语音的意义。还有,要与婴儿进行正式的互动和交流,让婴儿体验口语交际的基本规则,如注视、轮流、等待、回应、发起等,最初的交际规则的感知和体验对日后提升孩子的语言交际能力意义重大,婴儿可以在第一个交际敏感期获得良好的发展,也有助于孩子认知与社会性的发展。在此阶段还要注意让婴儿不断与周围的物质世界互动,丰富婴儿的生活内容和语言环境,开展早期阅读活动等,婴儿语言的发展与认知的发展是同步的,前言语的储备工作做得充分,随着孩子认知能力的不断发展,自然就进入了言语发生的时期。
-言语发生时期婴儿语言能力的建构(1—2岁)。此阶段婴儿可以开口说话了,是婴儿真正获得语言的开始。在这一时期,婴儿语言能力的核心是掌握语言知识(即语音、词汇、语法语言要素的学习),获得语用能力(即运用语言与他人积极互动交流的意识与初步能力)。因此,成人首先要不断地与婴儿互动交流,提供规范的语音、词汇、语句的示范。在语音的掌握上,要注意运用合适方式纠正孩子不正确的发音,如示范模仿、游戏练习、重复暗示等等。要结合具体的事物、情景等丰富孩子的词汇,首先是名词和动词,这两类词汇有具体事物和动作的支撑,孩子较为容易理解和掌握,也要适当引入一些形容词、副词等等,形容词和副词会让孩子的表达更为生动和准确,提升孩子的语用能力。在语句的表述中,要鼓励孩子多开口,成人要耐心倾听并给予积极应答,在孩子“局限语句”表达的基础上,做高于孩子表达能力的“规范语句”示范,引领孩子完整语句表达能力的发展。如孩子能用单词句去表述,我们可以补充为双词句的表述示范,孩子能用双词句表述,我们可以补充为主谓句、谓宾句、主谓宾句的表述示范。关注孩子语用能力的获得,在语言要素学习的过程中,同步发展孩子的语用能力,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孩子与成人、同伴积极互动和交流,使孩子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还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语言游戏活动、早期阅读活动等,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方式,游戏可以提升孩子运用语言的趣味性和功用性,早期阅读活动可以开阔孩子的视野,丰富孩子语言知识,提升孩子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
-口语获得时期婴儿语言能力的建构(2—3岁)。2—3岁是婴儿基本掌握口语阶段,这一阶段将持续到入学前。在此阶段婴儿语言发展的核心能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语言知识进一步丰富,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要素的学习较前一个阶段有长足的发展与进步;语用能力也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语用技能即指在具体情境中正确理解和得体运用语言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婴儿可以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要、想法与情感,用语言来调节自己的动作与行为,实现了用语言与成人较为自如的交往。这一时期,成人应着重培养孩子的语用技能。语用技能可以从语言操作能力、对交际外在环境的感知能力、心理预备能力三方面考察和培养。语言操作能力是指婴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可以通过渗透的语言教育活动和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培养婴儿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如我们可以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给婴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激励婴儿积极表达自我,培养听、说、读的良好习惯和能力。也要重视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的作用与价值,如可以开展语言教育的游戏活动、早期阅读活动、谈话活动、文学教育活动等,有目的有重点地培养婴儿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 婴儿社会认知的意义※
-正是出于对人的喜欢,婴儿才乐于与人互动,并在互动中获得快乐。敢于和人交往是关键,婴儿只有不断地和人接触,才能更好地了解人,了解人们对于自己的态度和行为,这样就不至于产生明显的怯生,即使有了怯生,也会随着交往的深入而逐步克服由怯生所带来的恐惧感,这一点对于婴儿的人际交往非常重要,如果婴儿从小就有过强的怯生,而后又不能得到克服,那么其长大后就会对人有一种恐惧感,尤其是对新接触的陌生人,由于恐惧感的存在,导致他们不敢和他人接触,从而影响人际关系的建立。会和人交往是保障,婴儿的人际交往经验来自不断的和人的互动,在互动中了解他人、认识他人,在互动中知道了自己的反应和他人的反应,并学会如何调整和协调与他人的互动关系,这些经验慢慢会在婴儿的头脑中形成人际交往的图式,并在以后的人际交往中得以应用,建立更多更复杂的人际交往关系。
想法: 多让孩子跟不同的人交流。避免怯生。
-他们也发现,当自己违反某种规则就会给他人带来某种伤害,这一结果往往不是自己想要的,而且当别人违反规则给自己带来伤害时,自己也会感觉很难受,因此为了避免这种不良后果的产生,所以他们就学会了在规则约束下来行为,使自己的道德心开始萌芽。生活中,如果父母不能意识到这一点,缺乏对孩子的管教,使婴儿从小就不知道何为规则,无论在何时何地,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经常因为自己的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自己不但没有愧疚之心,而且父母也视而不见,这样发展下去,婴儿就不能建立起规则意识,行为就缺少约束,长大之后就形成不了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不道德的人
想法: 不能疏于管教,要设定一些高压线,不能触碰,建立道德意识。
四 婴儿社会认知的建构※
-通过亲子互动还可以使婴儿与他人建立依恋关系,帮助婴儿实现自己作为一个主体可以从情感上和他人进行联结,从而建立起稳定的与他人的情感联系,这对于婴儿自我意识的发展都具有促进作用。如果婴儿与他人没有这些亲子互动,婴儿很难知道自己作为一个独立个体与他人具有什么样的关系,不知道该如何去影响他人,该如何获得他人对自己的关注,这就势必影响其自我的发展,因为没有机会让婴儿知道自己和他人是不同的个体,使自己总处于一种物我不分的状态,何谈自我的发展。
想法: 多互通,通过互动建立孩子的主体我和客体我的观念。
-对于婴儿性别认知发展正确的教养方式就是,男孩就应该按照男孩的方式来教养,女孩就应该按照女孩的方式来教养。比如给男孩穿男孩的衣服、梳男孩的发型、买男孩爱玩的玩具、玩男孩喜欢的游戏等,女孩同样如此,这样就可以使婴儿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并知道男孩和女孩应该具有哪些特征,知道男孩和女孩在生活和活动中应该有什么样的表现,通过这些知识的获得,婴儿就会建立起对自己性别的认同,确立正确的性别角色。
想法: 很关键~
-积极地为婴儿创造交往的机会对于婴儿的交往认知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交往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父母与孩子的亲子互动是最初也是最直接的方式,在亲子互动中婴儿就可以通过与父母的表情交流、动作交流、声音交流实现交往,掌握一些人际互动的手段。同时还可以为婴儿同家庭以外的他人接触创造机会,比如带婴儿去他人家里做客、带婴儿去公园和广场,在这些场合婴儿可以见到更多的陌生人,当他人与婴儿互动时,婴儿就可以实现对更多人的认识,逐步克服由怯生所带来的恐惧感,进而敢于和更多的人进行互动。另外可以多带婴儿参加一些婴儿的聚会活动,让婴儿与更多的婴儿接触,在婴儿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婴儿可以通过模仿和分享学会更多的交往技能,从而促进交往认知的发展。如果让婴儿总是一个人待在家里,不与任何他人接触,这样婴儿就会有很强的怯生感,不敢和其他人接触,更谈不上互动,这对于婴儿的交往认知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在对婴儿道德认知发展的教育中,说什么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做,婴儿不懂得什么大道理,他们只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们所看到的就是他们所认可的。因此,生活中成人的一言一行对于婴儿的道德认知发展都具有示范的作用,成人一定要在行为上给婴儿做好榜样,这样婴儿才能通过模仿学习到正确的行为,并可以通过再现这些行为反应,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肯定,通过这种强化作用,使婴儿的正确行为得到固定,成为道德发展的基础。
想法: 道德培养注重榜样的力量
第8章 婴儿的情绪※
-婴儿在4个月时出现了惊奇和悲伤的表情,5—7个月时出现害怕或愤怒的表情,6—8个月时出现害羞和羞愧的表情,2岁时出现假装和内疚的表情。
-在婴儿身上很多害怕反应都是源于后天的学习,比如害怕黑暗、大妖怪、大灰狼等,都是成人的强化而已。
二 婴儿情绪的意义※
-新异刺激的作用引发婴儿的好奇或是惊异,进而产生趋近行为和探索行为,比如婴儿第一次发现,当把球扔在地上,球会向前滚动后,就会连续多次重复此动作,此时婴儿的兴趣就在于球在力的作用下向前滚动这一事实,而后他会把各种东西扔向地面,以探究是否所有的东西在力的作用下都会向前滚动,慢慢他会发现,只有圆形的东西才可以滚动,这种认知上的探索行为完全是在兴趣的作用下才得以表现。婴儿这种由兴趣支配的探索活动为婴儿带来了欢乐,欢乐又加强了兴趣,支持着活动的持续进行,而后随着个体的发展,兴趣、愉悦等正性情绪会和多种认知活动相结合,使这些认知活动得以有效组织和运行,从而促进认知活动的发展。
想法: 鼓励孩子不断地尝试,不要用大人的喜好去中断孩子的由兴趣支配的探索
-当成人不在身边自己感觉无聊时,就会通过哭声召唤成人来到身边进行陪伴,这反映出婴儿希望自己和他人待在一起的社会需求,有研究者就指出,婴儿出于不同需求所发出的哭声是不同的,对于一般人来说很难去区别,但对于一个称职的母亲来说,她们就能很好地区分出婴儿什么样的哭是生理性的,什么样的哭是社会性的。
三 婴儿情绪能力的发展※
-第一个阶段为出生的头一个月,此时婴儿的哭主要与生理因素有关,比如饥饿、腹痛、身体不适等,哭就是向外发出信号,需要得到某种生理满足,待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后,哭就会停止,等到下一个生理周期开始,又会引发哭泣,因此,此时的哭泣完全是一种生理到心理的激活,不具有社会性内容;第二阶段大约从1个月起,此时婴儿的哭泣是一种低频、无节奏的没有眼泪的“假哭”,这种哭泣之所以被称为“假哭”,是因为婴儿此时并没有什么生理需求,不存在生理原因所引发的痛苦,更多地体现为婴儿感到寂寞无聊,想得到他人的注意和照看,因此通过哭泣把成人召唤到身边,只要成人一出现,哭泣立刻停止,从中可以看出,此时的哭泣变为一种心理的激活,开始具有社会性内容;第三阶段从2个月起一直到接近2岁,此时婴儿的哭泣可以由不同的人激活和终止,具有明显的特定指向性,尤其是在母亲身上表现更为明显,母亲离开会引发婴儿哭泣,母亲归来会终止婴儿哭泣,其他人的离开和出现则没有这么明显的效果,这表明此时的哭泣已经是一种社会行为,反映出婴儿的某种社会性需要,因此,这种哭泣可以看作是一种有区别的社会性哭泣。
想法: 2个月开始粘人,需要母亲的陪伴
四 婴儿情绪能力的建构※
-抚养质量高的母亲对婴儿的生理和心理需要都能及时察觉并给予相应满足,这样就会使婴儿及时解除不良情绪的困扰,使他们能在满足中经常处于正性情绪当中,这种正性情绪就会帮助婴儿建立起对周围世界的安全感,对周围人的信赖感,这都有利于婴儿的情绪朝积极的方向去发展。反之,抚养质量不高的母亲对婴儿的生理和心理需要都不能及时察觉并给予相应满足,这样就会使婴儿不能及时解除不良情绪的困扰,使他们在等待和痛苦中经常处于负性情绪当中,这种负性情绪就会促使婴儿建立起对周围世界的恐惧感,对周围人的怀疑感,这就会使婴儿的情绪朝消极的方向去发展。因此,提高养育质量,对于婴儿健康积极的情绪发展非常重要。
想法: 婴儿期的生理需求还是要及时满足,不是大家说的不能惯,这个时候的不满足,不会让婴儿产生习惯,他们还不具备这些归纳能力,反倒会导致婴儿产生大量的负性情绪,产生不安全感。疏离感。导致社会性情绪建立不良。
-随着婴儿语言能力和身体动作能力的发展,婴儿开始有了独立自主的要求,那就是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想要自己去独立完成以前在成人帮助下完成的事情,比如走路、吃饭、穿衣、游戏等。对于婴儿这种自主性的要求,我们要给以尊重和保护,千万不要去生硬地干涉甚至是剥夺,这样不但会使婴儿不高兴,而且长此以往会使婴儿的自主性受阻,从而建立起害羞、迟疑等不良人格品质。
-要想帮助婴儿建构起积极的情绪,就要在尊重婴儿独立自主性的基础上,放心大胆地让婴儿去自主活动,这样他们才能在活动中释放出活力,体验到快乐,使自己生活在积极的情绪体验当中,从而建构起一个积极的情绪系统。
-婴儿由于缺乏独立生存的能力,对他人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因此婴儿非常害怕孤独,由孤独就会导致痛苦、难过和恐惧等不良情绪,长期如此,就会使婴儿形成消极的情绪体验系统,进而建立起不良的人格特征。
-不要经常把婴儿一个人放在某处或锁在房间里而大人离去,这是婴儿非常恐惧的事情,这给婴儿带来的感情上和个性上的伤害将是无法弥补的。除了多陪伴婴儿之外,还要多创造婴儿与他人交往的机会,无论是与成人还是与其他婴儿的交往,都会给婴儿带来新奇的感受,使他们在互动中能产生愉悦的情绪,而且能够实现相互感染,这对于婴儿移情能力的建立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婴儿的主要生活环境就是家庭,因此家庭的环境氛围对婴儿的各方面影响非常大,其中家庭是否和睦、父母婚姻关系是否和谐、父母的抚养质量、父母经常的情绪表现等,都会给婴儿营造一种不同的情绪氛围,从而给婴儿带来不同的情绪感受。婴儿很早就具有了察言观色的能力,他们能够对成人的不同表情进行准确区分,尤其是对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更为敏感,成人在婴儿面前的经常情绪表现会给婴儿带来不同的影响,一方面他们会通过移情能力,也产生同父母一样的情绪体验,另一方面,对于稍大的婴儿可能会通过情绪归因,把父母消极负面的情绪表现归因于自己,从而使自己产生害羞、害怕、内疚等不良情绪反应,这对于其情绪发展非常不利。因此,为了使婴儿能够建立健康积极的情绪系统,使他们获得快乐的情绪体验,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不要在婴儿面前表现消极负面的情绪,而是以积极正面的情绪面对他们,即使是自己当时正处于某种负面情绪当中,但在婴儿面前也要加以控制和掩饰,始终以积极愉快的表情面对婴儿,这样会给婴儿带来快乐的体验,不至于让自己消极负面的情绪感染到婴儿。另一方面不要在婴儿面前激烈地争吵或是打架,因为这样做呈现给婴儿的都是消极负面的情绪,这会给婴儿带来恐惧,使他们无所适从,这种担惊受怕的情绪体验会伴随其一生,对情绪和人格发展都会带来不利影响。另外,婴儿会通过模仿来学习这些情绪行为,并在游戏和与他人交往中得以再现,使婴儿从小就建立起某种暴力攻击性人格的基础。
-对于稍小的婴儿,当他们出现消极负面情绪时,主要采取转移注意力的办法来帮助他们消除负面情绪,同时多给以安慰和陪伴。对于稍大的婴儿,尤其是语言发展起来后的婴儿,当他们出现消极负面情绪时,就要通过语言引导来让婴儿表达自己的感受,说明原因,通过这种语言的沟通来消除负面情绪,这样不但会使婴儿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而且成人会慢慢地帮助婴儿建立起一些规则,通过规则的掌握使婴儿建立起调控情绪的有效手段
第9章 婴儿的依恋※
-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几乎每个健全的婴儿在母亲离开时都会激烈地反抗,哭闹不止,在母亲归来后,又变得欢欣鼓舞,紧紧地依偎在母亲的怀里,这种行为表现就是发展心理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现象,即婴儿的依恋问题。
-依恋关系遭到破坏后会造成婴儿情感上的痛苦,婴儿的依恋关系一旦确定,其依恋对象就成为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表现为一刻也不能脱离自己的视野,只要看不见依恋对象,婴儿就会表现出不安、烦躁、难受和哭闹,如果是与依恋对象的长时间分开,这种情感上的痛苦会更加严重,而且不容易被消除,时间久了就有可能诱发婴儿的身心方面的疾病。
想法: 陪伴的意义。
二 婴儿依恋的意义※
-安全型依恋的婴儿会把抚育者作为安全的基地,其内部工作模型是对抚育者抱有充分的信心和期待,他们知道只要自己有需要,可以随时得到抚育者的帮助和支持,因此,在他们日后的人际交往中,只要他认为对方可以依赖和信任,就可以很放心地和对方交往,心理感觉非常安全,和对方有良好的互动,在需要对方给予帮助和支持时,会毫不犹豫地向对方提出来,因为他们认为对方可以为其提供帮助和支持,如果这些都得以实现,就会进一步证实自己的内部工作模型的正确,而且还会在以后继续使用,从而建立更多的人际关系。相反,不安全型依恋婴儿的内部工作模型正好是相反的,他们在以后的人际交往中也会使用这种模型,如果没有得到相反的结果,就会使他们同样相信自己的内部模型是正确的,从而导致其以后人际交往的不良,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可见,形成安全型的婴儿依恋关系,对于婴儿日后的良好人际关系建立是多么的重要。
想法: 很关键
-安全型依恋的婴儿会把抚育者作为安全的基地,其内部工作模型是对抚育者抱有充分的信心和期待,他们知道只要自己有需要,可以随时得到抚育者的帮助和支持,因此,在他们日后的人际交往中,只要他认为对方可以依赖和信任,就可以很放心地和对方交往,心理感觉非常安全,和对方有良好的互动,在需要对方给予帮助和支持时,会毫不犹豫地向对方提出来,因为他们认为对方可以为其提供帮助和支持,如果这些都得以实现,就会进一步证实自己的内部工作模型的正确,而且还会在以后继续使用,从而建立更多的人际关系。相反,不安全型依恋婴儿的内部工作模型正好是相反的,他们在以后的人际交往中也会使用这种模型,如果没有得到相反的结果,就会使他们同样相信自己的内部模型是正确的,从而导致其以后人际交往的不良,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可见,形成安全型的婴儿依恋关系,对于婴儿日后的良好人际关系建立是多么的重要。
想法: 给予孩子更多的安全感,满足他们的需求,建立安全型依恋。
-对于安全型依恋的婴儿来说,由于其和抚育者有良好的互动,在他的认知中抚育者就是一个安全的基地,只要有抚育者在,自己就是安全的,而且他也知道只要自己有需求,抚育者都会及时地给予满足,使自己得到帮助和支持,因此其在情绪上总是快乐和满意的,没有什么不安和痛苦,在行为上可以自由自在地探索和玩耍,没有任何拘束,这样建立起来的就是一种自信、乐观、向上的良好人格,而这些都为其心理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对于不安全型依恋的婴儿来说,由于其和抚育者缺少良好的互动,在他的认知中抚育者并非是一个安全的基地,抚育者在与不在,自己都会感觉不安全,因为在依恋形成过程中,抚育者对自己的态度冷漠,总是忽略自己的存在,而且在自己有某种需求时,不能从抚育者处得到及时的满足,甚至根本就没有满足,使自己总是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得不到帮助和支持,因此其在情绪上总是难受和失落的,内心充满了不安、痛苦、怨恨和恐惧,在行为上小心翼翼,显得过于拘谨和保守,这样建立起来的就是一种自卑、怀疑、封闭的不良人格,而这些都为其心理向不健康方向发展埋下了祸根。
-依恋具有传递性,婴儿与父母形成的依恋类型不同,婴儿长大后为人父母时,也更容易与自己的孩子形成相似的依恋类型。
三 婴儿依恋的发展※
-6周—6个月。随着婴儿认知能力的发展,婴儿已经能够逐渐分清外物,尤其是对抚育者的面孔能够进行准确区分,这样婴儿就会对总是给予自己抚育的他人以更多的微笑,以表明自己喜欢这一面孔,同时抚育者每次出现都能帮助婴儿消除或降低紧张和焦虑,使生理需要得到满足,通过反复的条件作用,使婴儿能够在抚育者和生理满足之间建立固定的联系,因此婴儿在抚育者面前会有更多的积极情绪表现,显得更加活跃兴奋,而这种表现也同样会感染到抚育者,给抚育者带来更大的报偿和满足感,这样婴儿与抚育者的依恋关系就开始建立起来,虽然这时的依恋已经开始指向某人,但由于婴儿的认知能力不足,婴儿在依恋关系建立初期对于抚育者的离开并不会有太多的反抗。第三阶段为依恋关系明确期,时间为7—24个月。此时婴儿的认知进一步发展,婴儿已经非常明确地知道谁是自己的主要抚育者,依恋对象开始明确化,婴儿只有与抚育者待在一起才会感觉安全,因此,只要抚育者离开,婴儿就会激烈地反抗,不让抚育者离开,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焦虑和怯生行为。
想法: 6个月之后开始挑人了~
-24个月以后。此时婴儿的语言和认知都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婴儿已经能够在头脑中对抚育者的行为给以表征,并能够理解抚育者的离开是有原因的,他们已经知道抚育者不能总陪在自己身边,同时自己也不总需要抚育者待在身边,允许抚育者的离开,抚育者的离开不代表不爱自己,因此心理不会感觉不安全,分离焦虑逐渐降低,此时的依恋关系发展为不受时空限制的情感联结。
想法: 24个月以后开始不是一味的粘人,开始懂事了
四 婴儿依恋的建构※
-依恋概念的界定已经说明依恋是一种情感联结,不是生理联结,这种情感联结的形成主要在于婴儿与抚育者的社会互动,因此抚育对于婴儿依恋的建立是不能替代的。可以说,没有抚育就没有依恋,因此要想和婴儿建立起良好的依恋关系,就要给予其抚育,这是用其他任何方式都不能代替的。对于年轻的父母来说,孩子出生后一定要坚持自己抚育,而不要出于任何理由而将孩子交由他人代为抚育,虽然这样可以使自己暂时得到轻松,但这么做的后果却是非常严重的。虽然婴儿可以和任何人建立起依恋关系,但对于婴儿的成长来说,父母是其最重要的他人,是父母对其承担养育、教育、培养的任务,这些任务完成的前提是婴儿能够与父母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否则婴儿长大后不会接受父母的关爱,听从父母的要求,更多的是反抗父母,怨恨父母,导致亲子关系破裂,其根源在于婴儿未能与父母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如果真是出于工作原因,待孩子出生后父母不能亲自抚养,可以暂时由他人代为抚育,但一定不能时间过长,一定要在婴儿依恋关系明确期前接回来自己抚育,不能图省事直到孩子该上幼儿园了或是上学了才接回自己身边抚养,这样做就会错过与婴儿建立良好依恋关系的关键期,以后即便和孩子也建立了依恋关系,但这种依恋关系往往不是真正的依恋关系,而且很有可能是一种不安全型的依恋。这种不安全型的依恋关系,在孩子小的时候并没有什么明显的表现,大多会在青春期集中爆发,亲子关系紧张,冲突不断,之所以这样,孩子的理由是小的时候你们没有照顾我,现在你们就没有管我的权力,带有明显的报复心理。因此,出于婴儿良好依恋关系的建立,一定要坚持父母亲自抚养,这一点上没有什么理由可以讲。
-母亲的敏感性高,反应快,就代表了一种高质量的养育;母亲的敏感性低,反应慢,就代表了一种低质量的养育。养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婴儿建立起来的是安全型的依恋还是不安全型的依恋。实际生活中,那些对孩子充满期待和爱,喜欢和孩子在一起,并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的母亲,时刻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对孩子的任何变化都能敏锐地觉察到,并及时采取措施去应对,这样不管孩子在生理或是心理方面有什么需求,都能得到及时的满足,使孩子始终都生活在一种安全温暖的氛围中,从而能够与母亲积极地互动,建立起良好的依恋关系。对于有些母亲出于某种原因,缺少对孩子的期待和爱,不喜欢和孩子在一起,不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很少关注孩子的变化,对于孩子的抚养完全是一种例行公事,而且总是伴随着消极的、拒绝的情绪和行为,致使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不能及时得到满足,使孩子始终都生活在一种不安全冷冰冰的氛围中,和母亲没有积极的互动,从而建立起不安全型的依恋关系。
-,父亲作用的发挥对于婴儿依恋关系的建立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甚至在某些方面是父亲所独有的,因此注意发挥父亲在婴儿依恋关系建立中的作用,逐渐被达成共识并被人们所接受。父亲与孩子的互动方式明显不同于母亲,父亲不像母亲那样可以直接满足婴儿的生理需要,也不能像母亲那样给以孩子轻柔的呵护和抚摸,以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父亲和孩子的互动往往比较激烈,比如将孩子高高抛起然后接住,或是故意弄哭孩子然后再进行安抚,经常和孩子做鬼脸、嬉戏、打闹,通过这些活动,会使孩子感觉非常有趣,使他们感觉到快乐,因此孩子们也非常愿意和父亲一起活动,这就是一种情感上的联结。同时父亲不像母亲那样多愁善感,情绪多变,而总是乐呵呵的,母亲不敢做的事情,父亲敢做,母亲害怕的时候,父亲不害怕,父亲身上的这些特点都会对婴儿产生影响,婴儿从对父亲的模仿慢慢就会发展起对父亲人格品质的依恋,从而和父亲建立起有别于母亲的依恋关系。因此,对于婴儿依恋关系的建立,注意发挥父亲角色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每个婴儿的气质特征都不同,对依恋关系建立影响较大的是困难型气质,这种气质类型的婴儿由于生活规律性差、情绪不良、活动较多、不易安抚,因此对于抚育者的照料是一种极大的考验。如果抚育者不能了解困难型气质婴儿的表现,而受其表现的影响,势必会严重影响抚育者的养育态度,从而降低养育质量,这样就会使婴儿与抚育者处于一种不良的关系当中,婴儿感觉不到安全和温暖,进而建立起来的就是不安全型依恋。对于困难型气质的婴儿并非就不能建立安全型依恋,关键在于抚育者的养育行为,很多研究已经证实,只要抚育者提高自己的养育质量,对婴儿多付出一些耐心和细心,困难型气质的婴儿同样可以建立起安全型的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