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与罚※
作者: 陀思妥耶夫斯基
第二章※
-光是贫穷,人还能保住天赋的高尚感情,可是落到一贫如洗的地步,那就谁也休想保住了。
-我之所以喝酒,就是为了在酒里寻找怜悯和感情……我喝酒是因为我有心要加倍地痛苦!”
-也就是我幻想该怎样安排生活,该怎样给娃娃们添置衣服,该怎样让她得到安宁,该怎样把我的独生女从不名誉的生活中救出来,重新拥入家庭的怀抱……我想了很多,很多……
-在这方面起最大作用的,是一种特殊的穷人的自尊心,正是因为这个缘故,许多穷人履行我们生活当中每个人都得遵守的某些社会习俗的时候,才竭尽全力,不惜花费平日积攒的一点点钱,无非是为了显得“不比别人差”,免得别人“挑他们礼节上的不是”
-您什么都不要想,干脆把自己交给生活。不用担心,生活自会把您冲到彼岸,让您立定脚跟的。彼岸是什么地方?可是我怎么知道呢?我只是相信,您还有很多年要活。
第三章※
-况且,不管什么人,你若想深入了解,就得逐步接近,慎重地对待他,免得看错了人,形成偏见,事后要想纠正,抹掉,那就非常困难了
-糟糕的是,老兄,你从一开头就没能把事办好。你应付她的办法不对头。
想法: 前面拉斯科尼科夫听到的房东被打的声音,不会是“拉祖米欣”在“打”女房东吧
-一个感情丰富的老实人推心置腹地讲话,可是实事求是的人却一边听一边咬你,后来干脆吞下肚去完事。
-先前他去拜访拉斯柯尔尼科夫,原是带着恩人的感情走进屋去,准备收获果实,听一听甜言蜜语的恭维呢!现在,当然,他一面走下楼梯,一面认为自己没有得到承认,委屈得不得了。
-因此他发表过律师般的宏论后,好像一下子筋疲力尽,简直似乎瘦了几分。
第四章※
-是啊,你们到底把我看成什么人?我不要你们为我牺牲,杜涅奇卡,我不要,妈妈!只要我活着,这种事就不容许发生,不容许,不容许!我不接受这种牺牲!”
-蜡烛头在扭曲的烛台上早就在渐渐烧完,烛光昏暗地照着简陋的房间里那杀人的凶手和那卖淫的女人,如今他俩古怪地凑在一起,读那本不朽的书。大约五分钟过去了,或者还不止五分钟。
-谁的头脑和精神坚强有力,谁就是他们的主宰者!谁胆量大,在他们心目中,谁就对。谁唾弃大多数东西,谁就是他们的立法人。谁胆量最大,谁也就最正确!事情至今都是这样,将来也会永远如此!只有瞎子才看不清!”
-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说真话更难,而且再也没有比说奉承话更容易的了。只要真话的调子有百分之一虚假,那就立刻发生不谐调,紧跟着就惹出一场麻烦来。奉承话即使从头至尾全是假的,却仍然悦耳,听着不免感到愉快。
-人人都只顾自己。凡是最善于欺骗自己的人,总是生活得最快活。
第六章※
-不久,酣畅的、铅一般沉的睡眠降到他身上,仿佛把他压紧似的。
-罪犯本身,几乎无一例外,在犯罪的时候,恰恰在最需要理智和慎重的时候,意志力和理智往往减退,代之而来的反而是幼稚而罕见的轻率。
-只要稍稍有文化程度而且老练的人,就一定尽量承认各种外部的和无法推脱的事实,只是另外给它们找出理由,添上特殊的而且出人意料的特点,结果就弄得它们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给它们换上另外的面貌了
-精明人最容易在这类极其琐碎的小事上出差错,人越精明,也就越想不到自己会在小事上叫人蒙住。对待最精明的人,就得在最琐碎的小事上才能叫他栽跟斗。
第一章※
-因为拉祖米欣有个特点,不管心境怎样,总是一下子就把真心话全说出来,大家很快就明白是在跟什么样的人打交道了。
-。你胡说,然而说的是你自己的见解,那我就会吻你。要知道凭自己的想法胡说一通,几乎可以说,总比转述别人的真理强。说自己的话,才是人,学说别人的话,不过是只鹦哥儿罢了。
-那儿吸引你,那儿是世界的尽头,是拋锚停船的所在,是安静的避风港,是人间的中心,是世界以之为基础的三条鱼,是煎饼的精华,是刚出油的大馅饼,是傍晚的茶炊,是轻微的叹息,是暖和的短上衣,是烧热的火炕……
第五章※
-人类的这些恩人和立法者大部分都是特别令人胆寒的屠杀者。
-广大的群众都是材料,其所以在世上生存,无非是为了凭藉某种努力,经由某种至今无人知晓的过程,通过种族和血统的杂交,辛辛苦苦,终于在世上生产一个多少有点独立精神的人,哪怕一千个人中只有一个也成。
-索尼雅扑在她的尸体上,伸出两条胳膊抱住她,把头贴在死人的干瘪胸脯上,就此一动也不动了。波连卡伏在她母亲的脚上,吻那双脚,嚎啕大哭。柯里亚和廖尼娅还没明白出了什么事,然而隐隐感到发生了一种很可怕的情形,就伸出各自的双手,抓住彼此的肩头,四目相视,忽然间,一齐张开嘴,放声大哭。他俩还是化装的样子:一个扎着绸头巾,另一个戴着小圆帽,上面插着鸵鸟毛。
-根据这种理论把人分成芸芸众生和特殊的人,也就是后一种人由于地位极高,什么法律也不能约束他们,正好相反,法律是由他们自己制定出来约束别人,约束那些芸芸众生,那些垃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