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风云(全3册)》书摘

-
-
2024-08-28

作者:渤海小吏

第一战 白登之围:疑雾重重的汉初顶级大案

一 皇帝和七个小地主

二 北境的阴谋

三 云梦泽

四 擅长投机的刘邦

五 史上最少人数谋划的篡权演出

六 刘邦到底是怎么下山的

七 游牧与农耕的战争成本

可刘邦不光想当爹,他还想当爷。但现实却是,由于大量功臣宿将的制衡,他在自己家都只能当爹。村里还有七个小地主,别说在这七家当爹了,他连腿都伸不进去。而且,如果他非得强势地要求当所有人的爹,这帮人就会合起伙来坑他这个爹。所以,看似面临巨大抉择的刘邦,其实选择并不多。他是个明白人,所以他选择了眼下最合适的半封建半郡县制度。中国历史上又一个比较特殊的阶段开始了。

娄敬一口气跟刘邦说了一大段话,核心思想就是:建都洛阳,要靠德行。您没什么德行,打天下也没靠德行。现在世道不一样了,还是要务实一点,选块进可攻、退可守的好地方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去长安吧==

中国人是有着严重的乡土情结的,往往认为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只有自己的家人和从小光屁股长大的兄弟是靠得住的。

冒顿单于的用兵思路和“兵仙”韩信其实很像,大体上都是先骄兵示弱,再出其不意,不过韩信的套路更加复杂精细。这两个人,都是《教父》中所说的“让敌人高估自己”的典型代表。

后来在汉武帝时代,肉搏的冲击战术成型后,卫青和霍去病的汉军精锐进了大漠,跟大屠杀没啥区别。 匈奴士兵的防护和兵器差得太远了。

面子不重要,日子很重要;发火不重要,发展才重要。 我的日子越过越好,你也别眼红,想要什么,咱做买卖;你要是不想掏钱也没关系,我每年送你点儿,咱都好好过日子。这是种极高的政治智慧。

刘敬的一系列谏言,展现出了一个大政治家、战略家的良好素养。“和亲”与“移民”的政策,也将目前最大的匈奴忧患和过去的贵族威胁暂时都稳定了下来。

第二战 灭诸王:既然离别难免,今生何必相会

一 神秘大咖陈豨登场

二 韩信的最后谋划真的可笑吗?

三 “兵仙”谢幕

四 定陈豨,杀彭越

五 最后的倔强

六 曲终人散

弥勒佛祖在收黄眉怪时,跟对孙悟空说的一样,问了一句:​“认得我吗?​”真正的牛人,是从来不说狠话的!吴承恩用了两句普普通通的话,就把弥勒佛祖的崇高地位给凸显出来了。

在帝国中枢搞政变,除了前面说的“武库”和“司马门”这种关键支点外,还需要一个关键要素——威望!这是比阴养多少死士都重要的无形因素!威望是什么呢?是你能顺利接管中央政权,并使国家机器继续运转的关键因素。

这位传奇人物不仅生前功绩人间第一,武略天下无二,而且他的起点与终点是那么具有对称之美。​“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亲手将你带上历史的舞台,也亲手将你接引而下。当年在月下,这位忠厚长者对韩信说:​“跟我回去!你是要角逐天下的人!我一定帮你不负平生!”十几年间,韩信声名鹊起,威震神州,秦、魏、代、赵、燕、齐、楚,几乎一手打下了整个天下。有吞天之能,无雄霸之志,最终他全都想明白了,却也失去了最好的时机。

而在《高祖本纪》中,太史公是这么给刘邦做总结的:​“故汉兴,承敝易变,使人不倦,得天统矣。​”说到底,非人力所及,不过是“得天统矣”​。在太史公司马迁的笔下,秦末楚汉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一个实录的伟大史学家给出了他客观公允的最终评价。

刘邦继续使用欲扬先抑的老招数,一见到他们便一通大骂:​“你们这几个人也能为将?​”就在四个人瑟瑟发抖之时,刘邦又给每人封了千户。巨大的反差又显现出效果来了,这四个“备胎”被彻底慑服,他们准备豁出去了。

第三战 诸吕之变:摄政女皇的伟大与悲哀

一 那些风雨的花,在记忆中发芽

二 非同寻常的神秘外戚家族

三 “白马之盟”

四 为什么周勃也叛变了

五 吕后之治

六 吕后的临终安排

七 八月庚申日

八 为什么都叛变了

作为一名政治家,你就要像一个有着神奇口袋的机器猫,总能变出来一些东西,来满足各方面的利益需求。或者说,你要牺牲掉一些可以被牺牲的群体,去安抚不能得罪的群体。

刘邦一辈子识人没打过眼

==这能力牛逼啊!==

永远不要把自己的好挂在嘴边。面对感恩的人,他们自会心中有数;面对不感恩的人,说再多也没用,反而会害了你。

刘盈这七年的平稳,还要感谢他的母亲。吕后放手让自己的儿子历练,并没有给他什么压力,也没有强加什么欲望,就是在背后作为一个隐形的操盘手,默默地观察着,守护着,克制着。

吕后尊崇黄老之学,自“萧规曹随”开始,为整个国家刹住了车。上行下效,上司懂得克制自己,下面的人就没有办法去借题发挥。总体上,这是一段罕见的太平岁月。

道家经典《道德经》中说:“治大国如烹小鲜。”这并不是说,治大国要像做麻辣小龙虾一样,大火猛料,而是要像做小鲜一样,少折腾。总拿铲子翻那些小鱼小虾,它们就都烂了。老百姓们就是“小鲜”。

当你决定掺和权力的事时,就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越高段位的权力斗争,要求的能力值越强,你所要付出的代价也就越惨重。你要强,你的儿孙要强,你的世世代代都要强!但是,自古无不灭之朝,月盈哪有不亏的道理?等待你的下场,基本上是灰飞烟灭。

第四战 七国之乱:“文景之治”的缺憾美

一 新上司如何空降虎狼单位

二 釜底抽薪

三 土地问题

四 众建诸侯少其力

五 景帝削藩

六 文帝钦点的真将军

七 始皇大业终磨成

所谓“文景之治”的真正含义,是指文、景二帝在四十年的统治期中,击败了军功阶层对相权的控制,并肢解了同姓王的封国势力,使皇权在真正意义上开始独大

刘邦那叫“大运气”。哪怕放宽到整个两汉,乃至魏晋南北朝,刘邦的运气都毫无疑问地排在第一。他的一生自带神龙护体,有很多条命,无论让项羽挤兑成什么样,他都能逢凶化吉。十战九不胜还能拿下天下的,古往今来就只有他了。注意,是唯一的。

我们到了新单位并非要以忍为上,甚至面对挑衅也要逆来顺受,不动声色,那样做会严重削弱你的威严!你要尽最大的可能表现出来:我不会被你们牵着鼻子走,所有人都要围着我来转!再重申一次:权力这东西,最重要的是看信心。

千万记住,下属绝对不会因为跟上司一见面时,上司态度不热情,而抵触你的。下属之所以造反的最关键点,是利益分配!前途上,我干了所有的脏活、累活,你十年不提拔我!奖励上,我拿下了一千万元的单子,你给我一张购物卡!既得利益上,我的利益大饼,你这个外来人想要插一手!这是下属捅上司刀子的三个关键原因。

降到一个复杂的新单位,当上司时,你要“面冷、手稳、尊重人”。面冷,是要让所有人知道,你这个人不好糊弄,你有自己的一定之规。你一定要在第一次见面时,就给人这种感觉。这是你培养“敬畏”的最关键一步。手稳,是指你一定不要新官上任三把火。一定要遵循现有规矩,先走下去;一定要在全都摸透了之后,再做动作。在此期间,可以有变化、有调整,但一定要记住“温水煮青蛙”。复杂单位的问题永远都是人的关系问题!你要释放一个信号:你不是推翻者,不是搅局者,而是合作者。“尊重人”,是指在利益上,对贡献者和关键位置要给别人希望,明确待遇,千万不要贸然动别人的奶酪。一定不要在还没弄清状况前,就调整利益大饼!最好能寻找到这个单位混乱前的利益状态,接着恢复它。所有工作的开展,都要等到这个单位的所有事情都被你理顺了之后,再去抽丝剥茧。你的第一要务,是能在这摊浑水中先待下去,然后再看清这摊浑水背后的门道。

这段时间的西汉政府,就做到了“太上”的阶段。下面只知道上面有皇帝、有政府,但具体是什么样,不是很清楚。他们只知道每天都能吃饱,徭役摊派很少,日子过得挺舒服。

因为“黄老之术”与“小政府”,在诸多美好外,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弊端。这个弊端就是财政弹性不足,整个国家对于突发事件缺乏应对能力。

所以,“黄老之术”是一种非常脆弱的、理想化的政治体制,有点类似于温室中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它并没有过久地存在于历史长河中,其实是有深刻道理的。文景二帝之所以名垂青史,在于他们康宁的大福气。这种福气,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货物和货币可以藏起来,而且人随时可以跑,猫腻太多,收商业税的难度太高。(后来被汉武帝刘彻绕道攻克了。)唯独跑不了的,就是土地。所以,商业税对于政府来说,是不牢靠的,只有土地税是实实在在、稳定可靠的

这么宝贵的国家操作系统,被文帝无心地抛弃了。放弃土地税,在古代几乎就是放弃了国家的统治基础,而且失去了重要的应急手段。但是,文帝在位二十多年,却什么事没有!就是这么好命!服不服?

这就好比当年的西班牙人,从美洲抢夺了大量的黄金与白银,但最终一大半却都流入了中国,换成了茶叶与瓷器,帮助中国实现了货币的升级换代和经济大发展,并最终左右了明朝的国运。

在分家时几乎是没有什么亲情可言的。利益牵扯越多,在分家产时就越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文帝则踩在吕家的尸体上,通过前面的试错指引,打通了一个大一统帝国“任督二脉”的最后两大穴道(“列侯之国”与“众建诸侯少其力”)。至此,中华大地终于拢住了松散了几千年的诸多相互冲撞的“内力”,开始导气归海,真气游走奇经八脉,再无滞塞。

法家的本质,是让这个世界功利起来,为统治者驱使。儒家的本质,是让整个世界安定下来,为统治者服务。道家的本质,是让世界与统治者安定下来,为自然规律服务。

每临大事能静下来,是想要有所建树与成就的朋友必须要修的课程。万众惶恐中,你静若处子。沉默是一种巨大的力量!

“修心、养气、练静”,要凭天赋,要靠琢磨,是从一件一件的事情中经年累月磨出来的!这是在克制人类成千上万年演化下来的本能恐惧反应!人生很长,要记住这个目标,终生修炼。

每临大事有静气,是衡量一个人能否担当重任的关键性指标!心不静,性不稳者,勿予大任!顺,不妄喜;逆,不惶馁;安,不奢逸;危,不惊惧。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

==马==

自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正式开动国家机器,到公元前143年,景帝彻底终结诸侯王与“白马之盟”,二百多年的时间里,无数豪杰前仆后继,历史大势潮起潮落,滚滚向前的车轮终于在一次次的你方唱罢我登场后,把一个完整的中华帝国组装完毕,并交到了一位千年一遇的猛人手上。

第五战 马邑阴谋:儒教、长城、草原的逻辑

一 释放天性的刘彻

二 “天人三策”

三 王恢上书

四 匈奴的权力结构

五 伟大的长城

六 功亏一篑

在中国历史上,窦太后去世意味着一个执政理念的挥手告别,以及另一个统治思想的高光接棒。这个接棒的思想就是儒家。虽然说这个思想早就存在了,但却是老瓶装新酒,表面上的名字等很多框架还是当初的那个门派,不过实际上已经与时俱进了。离去的那个执政理念,是道家思想。

可以说,刘彻是整个两汉,乃至整个历史长河中,活得最畅快、玩得最潇洒、折腾得最淋漓尽致的一个皇帝。

董仲舒的第三个思想,也是他最著名的人生精华言论,叫作“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正所谓天下大乱,皆因思想自由、言论不一。诸子百家中,只有儒家最适合作为统治者的统治思想,所以就唯它独尊了!因为儒家从骨子里,是维护君主统治的,儒的纲领是王道,施政为仁政,制度是礼制,治国讲道德。

好的一面在于在绝大多数时刻,它能够帮助我们过好一生。另一面,却是“三纲们”希望达到的最终效果,即整个社会的无条件服从!这是与时俱进的新儒家对君主专制的妥协。 妥协的内容很屈辱,而且完全倒向了统治阶层。但妥协的好处则是今后千秋万代,一统江湖。

有句话叫作“民不患寡而患不均”,少从来不是问题,不平等、没机会才是问题,不能永远堵死别的阶层向上晋升的空间!既然有希望,就比没有希望强;既然有规则,就比没有规则好。

当一个文明被一种思想长期统治的时候,腐化与僵化也就成了必然。当新鲜的血液无法生成,流动的河水无法涌入,这个制度与文明也就无法完成自我革新了。此后的两千年里,除了中间出现过两次大乱世外,皇权被巩固得越来越牢固,百姓的思维被限制得越来越僵化,直到清朝达到了巅峰。

逻辑推理,这个使文明发展能够爆炸的最重要技能,却是这两千年统治者最害怕看到的东西。不允许你推导出自己的东西,让你读“五经”的最大目的就是“不得代圣贤立言”!

长城看上去特别费钱,劳民伤财。实际上,非常省钱!它实际上是在很长的时间纬度中,极大地降低并摊薄了中原政权的军备开支。

第六战 漠南无王庭:跨时代的伟大战术革命

一 平阳府视察工作

二 “先登”的重要意义

三 李广的前半生

四 定河南

五 提早四百年出现的“突骑”战术

六 大漠孤城

七 草原民族的最致命弱点

八 阴山大决战

从私收梁王军印这件事反映出来李广性格中一个很大的缺点:不谨慎。

“城镇化”的最大意义,就是通过人口的集聚产生高人口密度,从而放大财富的产生效率和规模。

只有人才、人力、资源的总量和密度高,出现集聚效应,经济才能迸发,活力才能显现,各方面的成本才能降下来。衡量一个城市的房产是否具有投资价值有一个硬性指标,就是看新涌入的青壮年人口数量。

第七战 打通河西走廊:匈奴梦魇的冠军侯

一 大漠第一“越狱高手”

二 万骑卷河西

三 荡平河西

四 伟大的丝绸之路

公司和组织甭管多不缺人,每年还是要定量招一些人的。哪怕少,梯队万不可断!除非你自己就没打算长时间干。

自霍去病打通河西走廊后,古老的东方文明承担起了世界的一项重任:遥远的中国自此成为全世界的奢侈品及“货币”产地。

丝绸之路的影响力,在今天再续前缘。2013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亚洲屋脊上的交流网络正在悄然编织,重新建立起来。丝绸之路正在一个强大的中国的主导下,再次成为整个世界的焦点。这一切都源于两千一百多年前,一个千古一遇的皇帝,派了一个千古一遇的十九岁小将,彻底地改变历史走向的那一战!

第八战 漠北大决战:农耕民族的荣耀之巅

一 天价军费从哪来?

二 空前绝后的一战

在《货币战争》中,罗斯柴尔德说的一句话还是很写实的:我只要控制了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我根本不在乎法律是谁制定的。

武帝的这一整套事情搞下来,令后世的皇帝们明白了一个道理:货币的发行权必须抓在自己手里!并且,中央绝对不能允许地方政府和私人拥有铸币的权力,一旦权力放出去,肯定乱套!只有这样,才能方便皇帝进行通货膨胀操作!

万事万物,皆可为我所用。 多盯着事,少盯着人,这是个很可贵的干事业思路。

吃大型动物的,都长不成顶级块头。因为你的食物来源有限!

让我们来盘点一下武帝释放出来的几个大“魔鬼”(其中一个也可以被称为“超级放大器”):“魑魅魍魉”分别是资产商业重税、百姓告发检举、通货膨胀、垄断盐铁;“放大器”是“卖官鬻爵”。

武帝在两千多年前,为所有的后来人详细地演示了,如何将整个天下变成自己的欲望提款机。

武帝一朝,为后世的中央政府定做了一个样板。这个样板就是土地税一定要低,老百姓都看重粮食,避免引起直接冲突。但是,要通过货币造假、官府垄断、重商业税等方式,将老百姓的钱偷偷地征收上来。

汉军这边伤亡近三万人,战损率并不高,但重要的战略物资马匹却损失了十多万匹。再加上这一战是空国而来,整个国家的各方面都透支了太多,元气大伤,所以从硬件上,在短时间内也失去了再次远征的可能。此一战,不仅彻底打残了匈奴,也是大汉由盛而衰的关键转折点。

第九战 定南疆,征朝鲜:万国衣冠,四海宾服

一 十万大山第一次被推倒

二 治世能臣,乱世枭雄

三 收东南

四 平西南诸夷

五 无厘头的缘起

六 闹剧般的征朝之战

绝大多数人都喜欢躺在功劳簿上,忆往昔峥嵘岁月。比如,后来的左宗棠,他在晚年基本就干了两件事,一件事是大骂有大恩于他的曾国藩,另一件事就是大谈“当年我平定新疆”如何如何的。

福建省到处都是山,别的省份好歹还是以丘陵为主,这里的山那真是叫多,武夷山、太姥山、洞宫山、玳瑁山,里外好几层各种各样的山。唯一能利用的是沿海的那点可怜的平原,但那里的土壤又是不适宜种粮食的红壤和赤红壤。​(祸兮福所倚,这种地形最终又倒逼成就了福建人,未来我们讲“海上丝绸之路”时会用重笔墨描写。​)

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不可儿戏!况且无论何时,都要体察上司的心思。让你去,是抖威风去的!你最后连滚带爬地费劲啃下来,成何体统?面子都让你丢光了!哪怕是小事,也要兢兢业业地办好。即便上司都轻视敌方,你仍然要谨慎,因为你身上有责任!

第十战 征大宛:汗血马的“蝴蝶效应”

一 最深难忘是悲情

二 由汗血马引出的外交事故

三 “西征梦”的返场

四 难以评判的功绩

我们虽然号称礼仪之邦,但需要正视的是,这个“礼仪”却非常容易让我们产生一种优越感。我们的文化天生具有包容性,这是我们的浑厚优点,但这种发自内心的优越感,也是我们的大缺点。尤其当你总是处在整个时代的顶点时,就容易更加巩固这种优越感。这种骨子里的傲,成为我们千百年来的外交弱点。

第十二战 “巫蛊之祸”:生生世世莫生帝王家

一 千古一帝的最终抉择

二 妖风阵阵的长安

三 太子宫变

四 汉武大帝谢幕

权力这个东西,是世间最大的诱惑。一旦长久沾染上它,你的所有人格、行为、喜好、习惯,都会被重塑!你会成为权力的傀儡、附庸。你认为自己掌控着一切,实际上是背后的一股力量幽默地控制着你。

西汉功臣集团和刘氏宗亲联手灭了吕家不成器的后生。

他是中国历史上争议性最大的皇帝,几乎没有之一。我们无法给他定性,也无法进行具体评价,因为他太复杂。他的复杂,并非千人千面的刁钻角度,而是一千个人心中,会有五百个人认为他英明、光荣、正确,另外五百个人则会骂他鞭笞万民、好大喜功。

在他的治下,中国的领土扩大了一倍。在他的治下,贯穿中国两千多年的盐铁专营制度正式诞生。在他的治下,儒家的学说正式奠定思想领袖地位,并沿用了整整两千多年。在他的治下,整个中原大地有史以来第一次全国性的恶性通货膨胀席卷千家万户,民不聊生。在他的治下,中国的大名第一次响彻世界的各个文明,“丝绸之路”因强汉而耀眼夺目于世界的殿堂。在他的治下,中国的政权彻底打赢了农耕民族对游牧民族的系列大战。犯强汉者,虽强必戮,虽远必诛!在他的治下,能臣、酷吏乃至爱子,全都是他剧本中的棋子,为他的千古帝业肝脑涂地,死而后已。在他的治下,“汉”彻底地成为一个民族的代号,他们开枝散叶、百折不挠、奋勇向前,时至今日成为世界第一大民族,并在这个世界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第十三战 霍光废帝:大司马大将军的反噬

一 参赛的代价

二 如果有可能,尽量少说话

三 托孤五重臣

四 昭帝无嗣

五 黄粱梦一场

六 宣帝收权

七 造物主带来的反噬

在政治的生态中,任何时候,当人们觉得你是个威胁时,是没有一个人会跟你谈感情的。但如果他跟你差得太远了,根本谈不上算是个威胁时,是可以打一下感情牌的。

这就好比高明的管理者永远会留下一些平庸甚至万人烦的员工,他们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来在关键时刻,末位淘汰,杀鸡儆猴用的。

人性中有一个巨大的缺憾,就是人们对于外在的表现,有着巨大的相信度。无论这个人的名声多么臭名远扬,当他对你表现得与众不同的时候,你总会认为,这个人可能被误解了,或者说你具有圣贤的力量让他在你这儿从良了。

你说的话,永远要尽可能的少。当你话少时,你的沉默会让人感到你举重若轻。人是害怕冷场的动物,他们会为了打破僵局,把自身的弱点全都暴露在你面前。要时时刻刻训练自己的谈吐,因为贵人话语迟。人们会对你不多的言语多加关注,甚至会揣测你每句话的含义。这都将有助于你创造出更大的权力氛围。辩论赛的最佳辩手永远不可能是一个好的说服者。当你闭上嘴的时候,才能让你的追随者诚惶诚恐地拜倒在你的麾下。你越是小心地控制住你的嘴,身边人就越是无法猜测你的想法和意图,你就越显得是世上最靠谱的那个人。你的所作所为,会让人觉得跟着你也许真的能成。

权力场上永远不是拼强点,而是补弱点。你的所有弱点,在过招时都会被无限放大。你可能面面俱到,万无一失,但你身边的人却不一定。

周公负成王朝诸侯

==这画要是能留下来,价值不在上河图之下吧?==

这和秦国能打下长平,灭六国的道理一样。意志品质高,综合实力强,赢是必然。你要等到他年老昏聩,等到他自我膨胀,等到他衰落后时局变得一片混乱。必须水混了之后,你才能去摸鱼!

==厚积薄发==

明明是权力的斗争,但最终盖章的罪名却是道德品质败坏的“淫乱”和“逾制”,这对每个有追求的朋友来说,应该是个启发。

昭帝和宣帝执政的近四十年,史称“昭宣之治”,和“文景之治”并列成为汉朝的两大治世。

年后,公元前51年(正月),在喜气祥和过大年的日子里,呼韩邪单于亲自朝见宣帝于甘泉宫。呼韩邪的臣服,标志着汉匈百年争霸战最终以汉胜匈败而告终。值得一提的是,公元前33年(正月),呼韩邪第三次朝见汉朝,自请为婿。当年冒顿致书吕后,现在好青年呼韩邪请求当女婿,风水轮流转啊!汉朝再也不用派公主了,随便派了个宫女就对付了呼韩邪。这个宫女叫作王昭君,我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号为“宁胡阏氏”

独尊儒术、天命理论、汉企豪族、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这一项项当初帮助他创下宏图伟业的“伟大创新”,最终又都一项项落入别人手中,给出了终结西汉王朝的最致命一击。

第十四战 王莽篡汉:戏精的艺术人生

一 儒家的天选之子

二 霸王道杂之

三 苍天示警

四 惊“天”大逆转

五 中国史上最传奇的“全民大选”

走完上述人生路的人,他们会明白这个世界上极善和极恶的人都是极少数的,绝大多数人都是裹挟在中间,每一分钟都在摇摆的普罗大众。

要用更好的精神文明建设(儒家),让善的一面自我正循环,不断地产生民族向心力。没有制度,国家最终会被魑魅魍魉攻陷;没有精神,国家最终会成为制度的一片焦土。

荣誉奖励系统的崩塌,是一个公司、行业乃至王朝永远无法弥补的损失!

有一次,哀帝睡醒时董贤尚未醒,董贤压着哀帝的袖子,哀帝命人割裂衣袖起身,以免惊醒董贤,以至于衍生出了一个成语——“断袖之癖”。

高祖斩白蛇于芒砀,伟大的汉帝国已经滚滚向前走过了两百多年。在这两百多年里,以沛县老小子天团为核心的汉朝廷缝合了满目疮痍的秦末纷乱,蹚过了地狱级难度的楚汉争霸,扫平了异姓诸王历史回潮的逆流。白登山下两位各自民族舞台的胜利者,掂量出了各自的分量,开启了和亲发展之路。吕后、文帝、景帝三代无为而治,为后面的第一次千年大爆发奠定了物质基础和社会弹性。经过汉武大帝五十年的统治,奠定了后世汉民族千年的疆域、国教、政体、国企等框架结构。昭帝、宣帝两代软着陆,将着了火快报废的“大汉飞船”托回了地球。最终,王莽集齐了前面二百年演化到今天的权力(大司马录尚书事)、文化(儒家思想)、理论(天命所归)、民意支持(社会温良、万民拥戴)、国际环境(四夷宾服、匈奴残废)和超越皇权的最终解释权(老太后)。六星齐聚下,完成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皇权禅让大戏。篡位的王莽后来给他的姑姑换了封号——“新室文母太皇太后”。

第十五战 王莽复古:陨灭三千万人的“德之贼”表演

一 豪族登场

二 知识分子的怒吼

三 理想中的复古主义思潮

四 井田制与废奴

五 货币大实验

六 百灾之首

七 天下大乱

在面对“三灾”(天灾、皇灾、胡灾)时,所有族人凝聚在一起共渡难关。“族长”的权威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在这个家中,族长的话往往比皇帝的话更摄人心魄!我们中国人“轻家国而重乡土”的思想,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发芽的。这一点直到今天也没有变。

看不惯官员与豪族披金戴银,把控大权的儒生们,由于大量的政治欲望得不到释放,他们开始对这个社会与政治失望,开始出现了大量的消极言论与思潮!这股思潮慢慢地演变成了“今不如古”!

具有大能量者,能轻松造福万民,也能轻松为祸天下。当你手中有着“签一字而动万民”的巨大能量时,我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就不能单纯从“善与恶”的角度去考虑了,而要从社会的“秩序”和“总成本”,去斟酌思量了。

横刀立马,怒目申斥,高声疾呼,坚决强硬,这也许并不是善。承认现状,正面丑态,徐图缓进地换零件而不是换机器,反而是最大的善!

土地国有,家奴自由,国企垄断,工商定价,国家贷款,货币试验,一项项荒诞的政策在短短的几年里在中华大地上集中爆破。王莽以超凡的能力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得罪了全部的社会阶层。

王莽在上台后,由内而外没有一刻闲着,每件改革都荒唐至极、劳民伤财,最后弄得天怒人怨,最终这次黄河大改道给了王莽最致命的一击。

参加革命最早的,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会是最终获得革命果实的,这是一条经历了历史大数据检验后的定理。

第十六战 昆阳大逆转:天选之子的神话之战

一 “谶”语预言

二 刘縯起兵

三 刘縯闹南阳

四 黑云压城

五 沧海横流显英雄

六 刘縯遇害

人过一辈子,要牢记一点,不到万不得已时,永远别把自己的赌注全部压上。

刘縯的理由是,现在刚刚革命,如果我们立了皇帝,赤眉军那里也学我们成立另一个政权,我们就没有办法形成合力了,到时候宗室之间相互攻伐,不利于兴汉大业。

==哥们还是有想法的==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真正的猛士总是去硬杠惨淡的人生,有的人,注定就是为了大场面而生的。他们也许平时不显山不露水,但真到了众人皆的时刻,他们反而会变得专注无我,头脑灵光,沉着镇静,并靠着必胜的信念和伟大的信仰爆发出自己的所有光芒!

第十七战 河北惊魂记:二十八宿召唤神龙

一 谐不谐,在赤眉;得不得,在河北

二 云台将首

三 河北变天

四 惊渡滹沱河

五 信都会议

六 天下兵王

七 二十八宿归位

所谓的忠诚是奢侈品,可遇不可求,绝大多数人都是墙头草,势利眼,人性的本性就是自私的,所以当你前途渺茫时,别人想要找个好出路是可以理解的。

第十八战 两京堵赤眉:汉末最强匪帮退场

一 赤眉西进

二 为什么说“光武据河内”呢?

三 刘秀登基

四 关中易主

五 关中乱战

六 冯异破赤眉

七 为什么是洛阳

我曾经豪情万丈,最后却空空的行囊,出来七八年了,抛家舍业的也没个说法,我得让故乡的风和云抹平爷们儿的创伤。

你得多跟领导沟通,多交换意见,你得充分“暴露”自己,领导才会对你有判断,有衡量,关键时刻才会想起你这个大才来。

邓禹更是英雄有用武之地,大力发挥自己的治理能力,每到一个地方,一定停下部队,竖起符节,大讲刘秀的部队如何是老百姓和地主阶级自己的部队。 得民心者,民自拥护之,邓禹的汉军声势震动关中。

第十九战 定关东:东南西北,将星闪耀

一 最恐怖的消息传来了

二 彭宠袭幽,盖延定梁

三 神将叛乱之谜

四 神将被杀之谜

五 岑彭的走位为何能比“掏心”的白起还风骚?

六 岑彭吞南国

七 收拢南北剧情线

八 耿弇定齐

自王莽祸国天下崩后,刘玄失道,赤眉西向,群雄并起,中原大地出现了大乱局,但在刘秀的运筹帷幄下,在云台二十八将的鼎力相助下,第一次“三国时代”被推迟了。

第二十战 得陇望蜀:陇山难,蜀山悲,天下定

一 辅汉之誓

二 凉州南北豪族的本质区别

三 一战陇山

四 诸葛亮为什么要让马谡去守街亭

五 三战陇西

六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七 火攻!神行!溯大江!

八 天下一统

阳城并非堵死交通的那种超级大城,它的职能从来就不是拦住大军的去路。略阳是所有陇道的最终汇总点,钉在这个地方能断大军的粮道!敌军因此不敢南下偷过去。

刘秀在临走前嘱咐了两件事。第一,隗嚣这就要死,拿下陇西后,带兵南击蜀虏。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须为白。这就是著名的“得陇望蜀”的由来。

刘秀真的是古往今来罕见的,将“勿谓言之不预也”做到极致的厚道皇帝,刘秀平灭每个势力,基本上都要给三次投降机会。打之前给一次,打到一半给一次,最后灭你前给一次。

这大乱的二十八年,华夏大地生灵涂炭,黄河改道泛滥,蝗灾人祸不断,天下割据起义蜂起,人口从两汉末年的七千万下降到了三千万不到,始作俑者是王莽,终结乱世的是刘秀。

永远无法掩盖的是:他是当世文治第一人;他是当世武功第一人;从他所建立的功业和他所弥平的灾难,综合来看,堪称古代国史第一人。

这轰轰烈烈的群雄并起;这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四方叛乱;这横扫六合八荒却能宽恕仇敌、恩泽天下万邦的帝王之心。

第二十一战 班超通西域:小冰河期汉匈博弈的个人英雄主义巅峰

一 光武对匈奴的改造

二 小冰河期对游牧民族行为逻辑的影响

三 大汉对西域“奶厂”的错误认识

四 窦固战天山

五 班超“空手套南道”

六 十三将士归玉门

七 班超的骁勇与无奈

八 勒石燕然

九 再见匈奴,再无班超

东汉的内核是豪族自治,这也就意味着你根本不具备跟北方长期作战的国力。

武将干政,国运大多不会好,因为难免不知进退。文人尚武,国运大多不会差,因为精英有血性。

三月汉军抵达玉门关时,疏勒城的数百勇士最终只剩下了形容枯槁的十三人。十三将士归玉门。

第二十二战 党锢之祸:皇权角逐巅峰战

一 “篡汉”的大司马、大将军

二 刘秀对权力结构的改造

三 东汉“亲小人”的逻辑怪圈

四 东汉豪族由武转文的内在源头

五 东汉“四世三公”的由来

六 士族官僚集团和三万太学生

七 图穷匕见

太后兼职皇帝,除了信兄弟外,为了商议国家大事没事就去见尚书台这一大帮老爷们儿也总归不合适,于是太监群体作为为太后传递汇报信息的工具人也渐渐走上了历史舞台。

儒家并不是异端邪说,它只是有它的局限性而已。 在宗法社会下的中国,它可以极大地从思想源头上降低皇帝和豪族们的统治成本。

一般来讲,圈里的人往往是互相捧的。 因为利益互相牵扯,而且总会有用到对方的一天。 即便是闹翻了,往往也是点到为止。 而底层民众往往才会互相撕扯和踩踏。 在这里,没有贬低谁的意思,这只是一个非常现实而且身不由己的社会现象。

阶层跃迁往往需要很多代,因为这需要有一到两辈人帮助下一代走出“底层稀缺”的陷阱,供养并引导后辈去忽略那些“精力陷阱”和“意志力大坑”,将时间和资源投入到能产生更大附加值的地方。

因为咱们都不是在“稀缺”状态中的人,咱们的“长期关系”不仅属于高附加值的未来投资,现在同样荣辱与共,你的政绩需要我出力,我家再往上跃迁需要你推荐。 咱们得互相捧,而不是互相踩。

刘秀这位给儒家狂打广告的光武帝,其实和一百多年前的那个武帝一样,用的是“霸王道杂之”的汉家正牌内功。 因为到了高级官员选拔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儒家弟子在刘秀设计的高级官僚体系中其实占不到什么便宜。 态度上极其尊重,利用儒家降低统治成本,内里用法家那套去巩固政权统治。

第二十三战 黄巾起义:大乱四百年的开端

一 光武“度田”与东汉的财政内功

二 遍地妖魔

三 东汉末年太平道突然裂变的原因

四 州牧登场

西汉后期的豪族势力,着重于通过隐匿土地和人口壮大势力。东汉后期的士族势力,着重于通过把控地方仕途和地方盐铁分红、宗族土地进化为门阀。

灵帝作为整个大汉政权的最后一个毁灭者,通过对官僚系统的明码标价和玩命压榨使得国家机器几乎停转。现在,只差压死骆驼的最后那一根稻草了。公元184年,这根最终导致东汉政权倾覆的稻草压上来了。这根稻草,史称“黄巾之乱”

明帝时登陆东汉的佛教告诉世人,宗教需要有创始人、教义理论、信徒组织、信仰仪式和最高智慧。比如释迦牟尼佛,佛法理论,佛教信徒与佛寺,拜佛诵经坐禅和大彻大悟。创始人为教徒提供信心与榜样。教义理论为教徒们提供做人准则和行为规范。道场组织令教徒们相互认同并形成信仰合力。信仰仪式帮助教徒们增强正向反馈和世俗地位。最高智慧是教徒们的终极目标。

书中提出了“天人一体”,人的所作所为是可以影响老天的,皇帝、官员在底下胡来,老天是会降灾的,乱来得病,胡来天灾,胡搞亡国。

第二十四战 汉末崩塌:顶级谋篇布局下的“为他人作嫁衣裳”

一 羌族登场

二 羌乱根源之谜

三 凉州三明

四 段颎平羌

五 董卓出场

六 灵帝驾崩

七 “四世三公”的汉末王莽之路

八 袁绍导演的惊天政变

九 走进三国时代

有句话叫“坏秩序也比没秩序强”。

造反时,一旦造反事业出现挫折和不可持续的趋势,当初挑头的人和势力基本上都难以逃过被同伙出卖的结局。当你挑头撕破脸的博弈对象开始展现出巨大优势的时候,记得千万做第一个投降的人。

戚继光满世界送了一辈子礼,人家稳稳当当地手掌兵权大半生,所在辖区那真叫是“保国安民”,死后清点家产,发现他一生两袖清风。

要天天跟儿子吃晚饭,跟他谈心,观察他的心理动态和朋友关系,带他去你的公司、参观你的工作,跟他谈论他的兴趣、人生与未来……都是言传身教,拿时间与心血堆出来的。没有任何捷径!

“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分享的动力”

微信收款码
微信
支付宝收款码
支付宝

目录